•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私募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9 月 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政府接管“两房” 美启动史上最大救市
    胡锦涛晤德总统:两国经贸合作增势强劲
    版面导读
    数据揭示三大机构上周出现分歧
    券商:可交换债有利缓解大小非压力
    温家宝会见韩国总理韩升洙 推动建立中韩自贸区进程
    中金所:
    未发表过期指上市谈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可交换债有利缓解大小非压力
    2008年09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婧妤
      ⊙本报记者 马婧妤

      

      继大宗交易、券商市值管理等创新举措之后,发行可交换债券成为大小非退出的新渠道。上周五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债相关规定发布,引起了市场各界的广泛关注,券商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行可交换债有利于缓解大小非压力,券商产业链也借此得到延展。

      信达证券研究所所长吕立新认为,发行可交换债有利于平抑大小非集中解禁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压力,发债过程中大小非手中持有的股票向众多债券持有者分散,不但延缓了解禁时间,也在规模上使解禁股的出笼变得分散了。但他也提到,推出可交换债并不是救市举措,此举作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

      “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主体是上市公司股东,而非上市公司,对股东来说,发行可交换债有三方面好处。”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翟鹏对记者表示,发行可交换债首先能够缓解股东的资金紧张状况;其次,通过可交换债有序减持,减少了对市场的冲击,也有利于股东卖出更高的价格;再者,可交换债的利率低于贷款和公司债,为股东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联合证券作为国内最早试水可交换债收益结构产品的公司,着手设计产品以来,已有不少“大小非”主动上门接洽,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据联合证券新产品部负责人张春安介绍,这部分“上门客户”大多有迫切的资金需求,并且希望通过低成本方式融资,但从资质和股权规模上看,他们多属于中小型股东。

      对券商而言,可交换债的试水也为其盈利渠道带来了拓展的可能。吕立新表示,发行债券需要券商投行部门的支持,以前投行业务只针对上市公司,现在还针对上市公司股东,券商产业链由此得到了延展。张春安同时表示,对券商除了债券发行的收益之外,设计创新产品的空间也被扩大了。

      在可交换债推出对市场的影响上,受访业内人士均表示,此举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

      翟鹏认为,尽管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大小非的减持速度得以延缓,有利于减轻市场的波动。但由于发行可交换债可能对大小非利益有所限制,推行上存在一定难度,市场的悲观心理和资金抽离的现象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另外也有分析师表示,从近期情况来看,大小非并不是市场大跌的最主要因素。8月份实际减持规模环比降低约四成,7月尽管减持量较6月份增多,但相对整个市场成交量来看也不算大,因此可交换债对市场短期趋势影响不会太大。

      此外,张春安还提到,在连续暴跌的市场背景下发行可交换债,大股东可能因为转股价格设置较低而觉得“比较亏”,由于并非强制性条款,相关规定对质押股票资质的要求也较为严格,目前能有多少上市公司股东乐于发行可交换债“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