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集团的每一条几乎都可以和“隐形冠军”的特征对应起来,如果非要归纳出不同点的话,升华集团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拥有不止一个“隐形冠军”——在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中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
夏士林,升华集团掌门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草根浙商。1987年前,他还是浙北小镇钟管的一名普通植保员,1989年,夏士林出任亏损停产的乡镇企业——德清县第二生物化学厂的第4任厂长。短短10年时间,夏士林就将这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打造成浙江湖州第一大企业和湖州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升华集团年销售额已超50亿元,其中碱性蛋白酶占全国72%以上的市场份额。
回忆起20年前这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夏士林感慨万千。
⊙本报记者 朱国栋 赵旭
■人物简历
夏士林
1953年生,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曾任德清县生化二厂厂长、生物化学总公司总经理等职,曾荣获“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经营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也是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现任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临危受命的小植保员
夏士林是浙江湖州德清县钟管镇人,钟管也是夏士林开始创业的地方。
“钟管以前很闭塞,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才通公路,出行一般靠船,当时的电话还是程控的。但哪怕是这样偏僻的浙北小镇,乡镇企业还是发展起来了,当时镇上有两家企业,一家是生产耐火材料的工厂,另外一家就是德清县第二生物化学厂。”夏士林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钟管镇记忆犹新。
德清县第二生物化学厂(简称生化二厂)创办于1984年,总投资为126万元,在当时的乡镇企业中规模已不算小,但由于当时缺乏管理、技术和资金,1986、1987、1988年连续3年,生化二厂经营亏损、濒临倒闭。尽管生化二厂的厂长连换3人,但企业经营始终没有起色。
1987年年底,夏士林刚刚离开植保员的岗位,钟管镇党委派他到审塘村里的电镀厂工作,这个村办电镀厂总投资不到10万元,小得不能再小,夏士林去做了厂长。不到1年半,电镀厂就扭亏为盈,1年利润高达7-8万元。钟管镇党委认为,夏士林做植保员时,就表现出了事业心、责任心。当时又让村办电镀厂实现扭亏为盈。钟管镇里也找不到其他人选,夏士林因此被任命为生化二厂厂长。
1989年的1月8日,夏士林正式上任。尽管对困难早已有准备,但正式任职后,夏士林发现困难比他想象的还多:“我去了以后,发现企业规模很小,因为连年亏损,企业破破烂烂,环境也很不干净。当时从上海聘请的技术人员也回去了,普通职工也回家了,只剩下传达室里的两个老头。”困难重重,但夏士林并没有灰心,在走访原来在生化二厂工作过的多数领导和员工后,他总结出了生化二厂面临3大问题:一是缺技术,因为在1980年代中后期,生化二厂的碱性蛋白酶产品高科技含量较高,一家农村的乡镇企业很少有人能胜任技术人员,当时的倒灌率很高,达到了27%,而每倒一罐就要亏损1万多元;除此之外,由于当时的钟管很少有人有企业管理经验,因此生化二厂的管理很不规范;三是因为连续3年亏损,资金也成了大问题。
企业内部困难重重,生化二厂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不如人意。当时国内的生化企业都知道碱性蛋白酶可以提高洗涤效果,而且在洗涤产品中添加碱性蛋白酶在欧美国家早已推行,但因为当时的中国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一般,国内的洗涤剂企业和洗衣粉企业尚未大规模应用这种碱性蛋白酶。
企业要重新开工,首当其冲是资金问题:“当时资金缺口是40万元,我们可以说是到处求神拜佛,找银行借贷,但当时我们是亏损企业,银行也不信任我们了。跑了几十趟后,加上县政府、镇政府帮我们说情,才贷款到20万。另外的20万,是夏士林从湖州市财政局借款,40万的启动资金终于千方百计凑齐了。”回忆起以前遇到的困难,夏士林百感交集。
资金问题解决后,技术问题成为最大的瓶颈,夏士林千方百计请回了已从生化二厂离职的上海技术人员,还请回了夏士林之前的3位主要骨干,在企业内部还实行了包干制,1989年3月3日,就是用原来的设备,开始生产碱性蛋白酶,前期的准备工作终于取得了成效,当年就盈利27万。
解决了内部问题后,夏士林马上在市场份额上做文章:“我们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向全国30多家洗涤剂厂供货,我们的产品占到了全国市场的72%。到了1992年,这个份额已扩大到80%,产量则突破3000吨。”
夏士林只用了3年时间,就让德清县生化二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夏士林知道,生化二厂的碱性蛋白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该产品的上升空间已不大,由于工业设备相同,夏士林又决定进入新的领域——阿维菌素的生产。1994年11月23日,德清县生化二厂更名为浙江升华集团公司。升华集团在自此开始多元化发展。
浮出水面的“隐形冠军”
8月19日,升华拜克2008半年度报告公布,销售收入、利润两大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同比增长数分别达到了81.58%、227.43%。“这是升华拜克上市10年来最漂亮的半年报。”夏士林对这一数据评价道。
尽管2008年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但夏士林对升华拜克未来几年的发展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升华拜克能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兽药生产企业和一流的农药企业,升华拜克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获得了我国已批准的大多数兽农药批文,我们有信心:经过努力,升华拜克在未来几年里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升华拜克的半年报公告内容,之所以出现上述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双甘膦、草甘膦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通过技术创新,部分兽药产品的成本有明显下降。”
关心升华拜克的投资者注意到,2008年半年报中,升华拜克还第一次完整清晰地描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畜禽业和农业蓬勃发展的外部机会,依托公司多年以来在兽农药生产领域所形成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以产品经营夯实产业基础,以资本经营扩张产业规模,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高科技兽药生产企业和国内一流的农药生产基地。
对于这一战略,夏士林解释道,由于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国家对农业投入越来越大,因此升华拜克十分看好兽药和农药产品的市场前景,因此,升华拜克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描述了自己的主营业务。
夏士林对于他的信心是这样解释的:首先是由于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兽、农药行业面临着实现成功转型和加速发展,这为升华拜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二是由于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升华拜克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由于多年的市场积累,使升华拜克在国内、国际上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四是由于升华拜克上市以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注重制度的建设、落实,强化责任考核。夏士林认为,尽管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许多中小企业准备过冬,但作为强势企业,这其实也是收购扩张的好时机。
另外,夏士林说,升华拜克还将坚持较大比例现金分红的传统:“1999年上市以来,我们初步算了下,这几年升华拜克一共分了近3个亿的红利,我们认为,升华拜克作为上市公司,需要给投资者持续回报,而且要是真金白银的现金回报。这个传统我们希望保持下去。”
夏士林的环保行动
在接下去几年里,升华拜克很可能不是升华集团的唯一上市公司。升华集团的子公司——云峰新材和升华强磁也可能登陆资本市场。
云峰新材成立于1995年,早在2001年,云峰新材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环保型装饰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夏士林告诉记者,“这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木材加工,看上去是传统行业,但实际上是经过高技术改造过后的传统行业,这里有许高的技术含量,也是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它实际上是低档木材高档化、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云峰新材的主要原料之一是杉木的边角料。杉木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用树种之一,因其生长快、材性好、单产高而在我国南方林区大面积人工栽培,有将近一半的杉木中龄林已进入采伐期。过去杉木主要用于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但随着金属、塑料等新型建材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杉木材的应用领域逐步被取代,导致其使用范围萎缩,需求量锐减,未得到充分利用,许多边料、小径材、枝丫材等被当作柴火烧掉了。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环保型装饰板材生产企业之一,云峰新材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早就对此产生了开发利用的念头。5年前,该公司就在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开发环保型微薄木装饰贴面板等新产品的基础上,对这些废弃木材的综合利用进行技术攻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的新型积成材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为那废弃的杉木边角料找到了新的归宿。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产15000立方米新型积成材的生产能力。
除了节约资源外,云峰新材还在环保上下了很大功夫。夏士林告诉记者,“以前国内生产的复合木材甲醛含量较高,装修污染严重。而我们云峰新材是第一个拿到国家环境标志的胶合板企业,产品达到欧洲E0级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产品儿童含在嘴里也不怕。”
据夏士林介绍,云峰新材目前每年营业收入为5亿多元,净利润约为2300多万元,升华集团准备冲击中小板,目前已进入辅导期。
升华集团的另外一家企业——升华强磁的目标瞄向了创业板。升华强磁2003年成立,产品主要是稀土有磁材料,高档电机、弋引机中的齿轮等都可能要用这种材料,风力发电机、环保型汽车发动机等也要用到这种材料。正因为主要使用于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升华强磁发展速度很快,每年的发展速度超过50%。夏士林认为,升华强磁有望于在未来两年冲击创业板。
升华的三个密码
用20年时间,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打造成“隐形冠军”集群,并拥有1家上市公司,数家拟上市公司。这无疑是一个奇迹。夏士林到底为什么会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外,总结夏士林的表述,也许可以归纳为三条。
首先是人才。“五请工程师”是升华集团无人不知的典故,说的就是夏士林为了请一个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工程师,5次长途跋涉到上海登门拜访。但这只是升华集团人才战略的一个开始。
1991年以来,夏士林先后从上海、北京和杭州等地引进科技人员数百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数十人。而夏士林本人通过专业学习,从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成为一名高级经济师。
而在夏士林的“人才辞典”里,不仅大学生、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才是人才,而是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是人才。在升华集团近6000名员工中,除了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外,升华集团还吸纳了近千名外来员工,升华集团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氛围,特别是在当地员工和外来员工的融合上通过机制、工资及文化进行了有效保障。正因为如此,尽管最近几年来长三角遭遇愈演愈烈的“民工荒”,但升华集团始终没有遇到过用工短缺现象。
重科技是升华集团成功密码之二。很难想象,这家从江南小镇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多数子公司的核心产品都具有较高的科技产品。
2001年春,“升华”正在研制硫酸粘杆菌素,这是国际上惟一一种防治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肠道疾病兽药,以前一直为日本某大公司所垄断。这家大公司知道这个信息后,要求“升华”派人到上海谈判,提出每年购买升华5000万元的产品,交换条件是“升华”放弃对该药品的研制。夏士林没有“见钱眼开”,而是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不到一年时间,夏士林的预言实现了。“升华”硬是靠自身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研制成功了硫酸粘杆菌素。
重视科研的基因,几乎是升华集团诞生之初就已具备。在成为德清县生化二厂厂长的第一天起,夏士林就会倒罐率高而苦恼,这对当时夏士林来说,就是一个很难越过的技术问题。
生物发酵行业的全球倒罐率平均为3%,而“升华”的倒罐率控制在1%以下。但在十几年前,“升华”的倒罐率高达27%。
1993年春节期间,当时“升华”的前身生化厂添置了两台35吨的新发酵罐,刚开始时运行正常,但不久就接二连三地出现异常情况,生产菌种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倒罐现象随时会发生。在场的技术人员有的说是操作上的原因,有的说是原材料的问题,谁都吃不准。
夏士林根据自己多年来摸索的经验,认定是设备的原因。为了让事实说话,他带头钻进近10米深的发酵罐。在又闷又潮湿的罐内,夏士林和技术人员奋战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罐壁上找到了5个漏洞。
正因为重视科研,让升华集团每上一个项目都能走在科研前沿。升华拜克拥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云峰新材是中国第一家拥有环境标志的装饰材料企业……
重视环境是升华集团的成功密码之三。升华拜克是升华集团最为重要的子公司,众所周知,生物发酵行业和兽农药生产都会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正因为如此,升华集团最近5年的环保投入超过1亿元。
在德清钟管,升华集团的一个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福建有一家大型国有纸业上市公司,看中了升华工业园区适宜的投资环境,提出与“升华”合作建造一家造纸厂。据预测,该厂上马后,每年可为“升华”带来数千万元利润。但当两家即将正式签约时,夏士林却终止了这个合作项目。众所周知,纸业生产会排放大量废水,污染周边环境。夏士林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升华”虽然有能力治理废水,但该项目占用的环境资源大,而当地纳污总量有限,为了给地方经济的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只能忍痛割爱。
“升华拜克”的发家产品阿维菌素,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升华拜克”的当家产品之一的麦草畏,也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旱地除草剂,都是环保型产品。2000年,针对装饰板甲醛含量超标问题,夏士林特意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为升华云峰新材公司名誉董事长,在他的指导下开发成功了环保型装饰板,并拿到了该行业第一张中国绿色环保标志产品认证书。
为了使消费者认识这一环保型装饰板,夏士林亲自带队,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产品推介会。如今,该产品已在国内家居装饰市场广泛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