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圆桌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产权信息
  • C3:数据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一年河东 一年河西
    判断历史性底部区域的依据
    港股短线跌浪确认见底
    缩量筑底等反弹
    市场进入风险集中释放期
    多空对决
    个股走势将继续分化
    短线企稳 调整趋势难以改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线企稳 调整趋势难以改观
    2008年09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虽然昨天大盘略为高开,但随后一路走低,午市后更是在地产股、有色金属股大跌的牵引下出现大幅跳水的走势,轻松地击穿2200点、2150点心理支撑位。

      

      不为所动 A股市场我行我素

      对于昨天A股市场走势来说,事实上存在着企稳的契机,一是因为港股昨日大涨,恒生指数大涨860点,涨幅为4.32%,这无疑为A股市场的企稳提供了极佳的外围环境;二是因为周末政策暖风再吹,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推出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大小非的抛售压力,从而使得市场迎来企稳的契机。

      但可惜的是,近期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报道打击了市场做多的激情,一系列相关数据说明房地产行业的确有进入“冬季”的可能,这对房地产股乃至与房地产行业联系较为紧密的有色金属股、钢铁股等的二级市场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压力,这可能也是昨天房地产股暴跌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大小非减持的相关信息也加大了市场进一步调整的压力。数据显示,8月份沪深两市大小非共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平台减持了4.8亿股,比7月份的8.69亿股减少了40%,显示出随着市场的下跌,大小非的减持意愿也随之下降。但毕竟存在着减持的压力,这必然会使得A股市场的资金面呈现净流出的现象,这也是近期大盘急跌之后迟迟未出现反弹的原因之一,加大了市场的调整压力,难怪市场上有怪论称:“这可解释为何A股市场未能随港股企稳,因为港股目前没有‘小非’问题”。

      

      大盘存在企稳反弹的要求

      当然,毕竟有两方面的因素支撑着A股市场企稳,一是美国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救市行为,即政府接管“两房”,这有可能极大地刺激美国股市,可能也是港股昨天大涨的原因之一。周一美股也可能会受此影响大涨,这必然会对港股今日的走势形成进一步的刺激。港股的大涨必然会带动中资金融股活跃,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股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股,这些品种都是A股市场的权重股,必然会缓解市场的调整压力。

      二是大盘短线跌幅过大,面临着一定的企稳蓄势反弹的要求,毕竟技术的持续超卖很有可能带来一定的抄底盘,从而形成一定的买盘,在昨日盘面中主要体现在低估值的银行股、拥有诸多题材预期的券商股以及上海本地股等品种的身上,这些品种的活跃也有望推动大盘在震荡中企稳。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短线企稳后的市场趋势不宜抱有过分乐观的预期,一方面是因为当前A股市场进一步调整的压力犹在,比如说房地产价格的下跌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正在逐渐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体现,看来,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仍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从而抑制A股市场企稳后的弹升空间;另一方面则基于市场对调整的隐忧,尤其是券商股逆行业盈利趋势而动,积聚了较大的做空能量,这也是A股市场未来调整的隐忧之一。

      

      调整带来优质股建仓机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投资者目前仍不宜频繁进出,不宜盲目增加仓位。但笔者认为,如果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角度来考虑的话,部分个股的估值渐现吸引力,毕竟股票对应的股权是有价值的,不可能无休止地下跌。与此同时,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还是相对确定的,故高速公路股、供水供气股、铁路运输股、水力发电股等业绩稳定且拥有较佳股息率记录的品种可考虑低吸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