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圆桌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产权信息
  • C3:数据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19万吨库存创历史新高
    沪铝弱势行情将延续
    库存巨量激增 伦铜跌穿7000美元
    东北陈豆购销分歧较大
    市场贸易基本停滞
    食糖产量创新高 糖企套保完美收官
    欧佩克恐将按兵不动 石油期价继续下滑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食糖产量创新高 糖企套保完美收官
    2008年09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叶苗
    庞大库存将继续压制期价

      ⊙见习记者 叶苗

      

      昨日,中国糖业协会发布了2007/2008年制糖期的年度数据,本年度食糖生产1484.02万吨,创出历史最高纪录。尽管销糖量也达到了1253.29万吨的高水准,但是200多万吨的库存依旧牢牢压制着期货价格。业内人士表示,中糖协年度数据的出台,意味着利空依旧“实实在在”,未来期糖和现糖走势仍以偏空为主。这一结果也意味着,参加2007/2008年度套期保值的糖企,将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取得了完美收官。

      

      历史新高:比预估还多100万吨

      中糖协昨日发布数据称,2007/2008年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484.02万吨,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产甘蔗糖1367.91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1074.3万吨);产甜菜糖116.11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124.89万吨)。

      据广发期货研究员刘清力介绍,业界年初预估的产量是1350万吨,但是现在出来的数据比预想的还多了100万吨,而实际产量可能比中糖协公布的数据还要大。这一庞大产量也导致了今年的库存大大超标,今年6月的480万库存是2002年以来最高的,而8月底的库存比去年7月还要高,“实际上就是整整多了一个月。”

      同时,虽然今年的销糖量也很大,但是销糖率却远远低于去年,由此导致高库存的现象比去年更甚。据了解,今年7月以前,几乎是每个月都在创历史新高。截至2008年8月末,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1253.29万吨,而上制糖期同期销售食糖1092.96万吨。但是累计销糖率仅为84.45%,上制糖期同期91.12%。

      “现在还谈不上利空出尽,”刘清力表示,只有尽可能地消化库存,才能支撑期糖价格。但是以目前的速度看,在新糖上市前,这批库存是很难清理完毕了。

      

      糖企套保完美收官

      受库存压制,白糖期价一直在低位徘徊。昨日,白糖主力0901合约延续上周窄幅震荡行情,低开于3225元/吨,最高3238元/吨,最低3215元/吨,价格整体维持在均线附近波动,最终收盘于3224元/吨,下跌0.06%,持仓减少12092手,成交量继续萎缩。从近期走势来看,除1001合约大跌3.88%外,其他各合约波动幅度都不大。

      现货方面,南宁2780至2800元;柳州2800至2820元;南华2820元,凤糖2840至2860元,成交依然低迷。由于现货价持续萎靡,目前糖企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一些大糖企和贸易商继续做空,而小企业则开始做多。

      “虽然现货销售很难挣钱,但糖企今年通过套保规避了风险,盈余也很丰厚。”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些糖企已从期货公司出金,赚了几千万的企业为数不少。反观现货方面,也是近几个月才跌破了3000元的生产成本,糖企的损失也并不太大。“可以说,这是期货市场保值避险的一次典型案例,糖企们将期货的功能展示得淋漓尽致。”刘清力说。

      期价方面,由于国庆过后,库容开始紧张,新糖收购又必须开展,预计部分糖企将收缩战线,回笼资金。“届时空头会从期市里平仓一部分资金,而在此之前肯定会对价格继续打压一番。”刘清力预测,在空方退出市场后,可能会给多头一定的活动空间。

      另外,白糖期价的远月升水开始逐步缩小,昨日1001合约的大跌就显得格外显眼。白糖长远看多的趋势,会不会逐渐发生结构改变,目前尚需观察。

      

      “中秋行情”未始已终

      据中糖协数据,重点制糖企业(集团)2008年8月份销售食糖98.82万吨。同时,广西8月份的销糖量也只有47万吨。这不但比7月之前每个月百万吨的销量相去甚远,更让业界期望的“中秋行情”化作泡影。

      “中秋备货已经结束了。”不少贸易商发出这样的感叹。往年8月份的销糖量往往非常可观,因为9月时值中秋时节,下游厂商需要提前一个月大量备货,而今年这一行情没有体现出来。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由于奥运,北京、上海等主销区都已提前拿货,因此到了8月各地都有了相当的存货。“现在就指望国庆备货了。”

      而如果国庆这轮消费依旧没有消化库存的话,随着10月份北方产区的开榨,这部分旧糖销售估计就要拖到下一年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