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圆桌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产权信息
  • C3:数据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两房”获救激活信心 全球金融市场拐点突现?
    地方政府悄然救市 或引发楼市三大风险
    楼市新政
    能否打开销售“死结”
    “两房”被接管利好亚洲经济体
    开发商齐齐“自救” 楼市降价潮蔓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楼市新政能否打开销售“死结”
    2008年09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军
      ⊙本报记者 陈建军

      

      嗷嗷待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首度迎来不同来源资金的共振局面。除了如火如荼地发行公司债之外,各地陆续出台的刺激购房政策有望打开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销售 “死结”。

      从本月4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西安对购房户按购房款总额分1.5%、1%、0.5%三个等级给予财政补贴。西安出台的这种刺激购房政策,是各地政府扶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燎原之势的最新版本。河南省政府在上月底召开的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上宣布,河南省居民购买首套自住商品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缴纳比例由30%降到20%,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可按一定比例减免房地产交易契税。在此之前,至少已有河北、沈阳、长沙、成都、北京、厦门、东莞等地相继出台了类似政策,焦点几乎全部集中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减免相关税费等。

      天相投资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张旭明说,成交极度萎缩和房价大跌预期的持续不利于经济稳定,刺激成交和转变预期确实是政策应该努力的方向。从目前情况来看,针对提升保障性、自主性和改善性等刚性需求购房者的购买力,财税、信贷政策具有较大空间。国信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陈林说,82家A股房地产公司今年上半年存货总额为3731亿元,相比去年年底3002亿元的存货增加了24%,要增加回款只有销售量上去才行。

      虽然各地出台的刺激商品房销售政策能够增加多少销售量还不得而知,但政策名称表明各地对商品房销售的拉抬并非是权宜之计。比如说,西安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名称为《关于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名称为《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成都市办公厅出台的政策名称为《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

      除了各地陆续出台的刺激购房政策有望打开房地产的销售“死结”之外,如火如荼发行的公司债也在让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获得资金补给。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已经获准发行和计划发行的公司债已超过240亿元,房地产业由此成为今年债券二级市场第一大权重行业。目前,还有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将公司债作为资金补给的重要来源,公开增发被否的泛海建设就正在筹划公司债发行事宜。

      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刺激房产销售政策和公司债的不断发行,无疑有益于缓解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后续更多来源的资金共振局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