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时隔两年 国产彩电率先降价挑战洋品牌
    联想CEO称
    不会收购戴尔工厂
    水泥协会:水泥需求将告别两位数增长
    史玉柱等荣登
    全球互联网富豪榜
    拟向钢企施压 车企成本或得舒缓
    盛大拟回购2亿美元股票
    并购引反垄断热议 汇源案获批与否存疑
    国际航空
    客运增长率创5年新低
    上海购物节周六开幕
    零售额有望增两成
    阿里巴巴网商论坛
    上海站再论商机
    上半年浙江软件出口增59%
    华友世纪
    宣布转型娱乐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时隔两年 国产彩电率先降价挑战洋品牌
    2008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良
      ⊙本报记者 张良

      

      国庆前夕的中国彩电产业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昨天,记者从北京苏宁方面了解到,以创维、长虹、海信为首的国产彩电品牌将于本周末率先降价抢占市场先机,与合资品牌在今年国庆市场一较高低。

      目前,国外的三洋、雅加因经受不起市场的激烈竞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索尼、三星、LG、松下、夏普等日韩品牌在中国市场呈现停滞势头,外资彩电品牌高高在上的价值也已放下身段,品牌价值开始萎缩。

      外资品牌的价格战初期主要发端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级城市。2006年的“五一”黄金周,以日、韩品牌为主的外资企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将原来高高在上的彩电零售价格突然降至与中国国产品牌同一水平,造成国产品牌的空前压力。随后的2006年国庆黄金周、2007年“五一”黄金周、国庆黄金周及2008年“五一”小黄金周,合资彩电均率先降价,“逼”得国产彩电在一线市场举步维艰。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产品牌落于下风,除了洋品牌挑起的价格战外,中国彩电企业对于液晶面板这一上游核心技术的缺失也是一大主因。

      创维副总裁杨东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表示:“这种观点不是外行,就是混淆视听!目前市场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的东西,包括面板在内。”据悉,创维、康佳、TCL等国产彩电企业在最近一年内纷纷涉足液晶模组产业,或者自建,或者合资,开始逐步解决面板的供应问题。

      外资品牌发动价格战两年来,虽取得一时的突击效果,但相对其投资规模和市场目标来说,则是遭遇挫折的。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量495万台,其中,国产品牌份额占72%,外资品牌占28%,国产品牌占据绝对优势。创维、康佳、海信、TCL、长虹五大国产品牌位于彩电市场销量的前五位。与此同时,外资品牌经营普遍亏损,部分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其余外资品牌宣传势头锐减,销售渐成强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