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权证杠杆效应正在显现
    后市向淡可能性较大
    怎样看待“无抵抗下跌”行情?
    地量十字星 反弹仍可期
    多空对决
    杀跌动力逐步减弱
    如何应对技术性反弹
    信心危机需要外力扭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心危机需要外力扭转
    2008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阿琪

      

      在2245点以上,人们普遍把A股市场的过度下跌归罪于全球经济、次债危机、通胀压力、“大小非”减持等。但9月5日正当行情在2245点图谋反弹之时,新上市规则、招商证券IPO犹如“定点、定时投放的两颗深水炸弹”,导致行情瞬间失守心理防线。虽然9月5日当晚又抛出“可交换公司债”征求意见稿的利好,但就其内容来看,此利好显然是“叫好不叫座”。在9月8日,美国政府出手拯救“两房”,全球股市普遍大涨的时候,A股市场依然跌势不止。因此,对目前A股行情的“旷世下跌”,再来论什么外围因素、基本面因素等都只是一种说辞。

      

      市场出现诚信危机

      现在来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已经不是A股跌幅远远超过宏观面更差的美国股市的理由,差异可能在于,美国股市有自成体系的成熟市场“维稳”制度,以及危急时刻坚定的救市决心,而A股市场的制度化建设仍处在不断完善中。目前来看,存量“大小非”减持压力甚至也构不成行情暴跌核心因素,否则,解释不了去年2、3季度“大小非”越减持行情越是上涨的行情原因,更解释不了目前阶段“大小非”只是微量减持,行情依然暴跌不止的行情内因。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已经从之前的信心缺失演变为基础制度缺陷的诚信危机,促发市场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有二:一是招商证券IPO是特批的。明白人都知道,招商证券之所以要赶在目前进行IPO,很大原因是经过了今年大熊市之后,如果明年再进行IPO,今年的财报就可能不符合上市要求了。这给市场带来的问题是:可能明知道业绩不行,还要以特批形式来赶时间上市,最终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来埋单。二是如果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不改,随新股IPO带来的新“大小非”就会无穷无尽,新“大小非”的规模就会滚雪球式地无限增大,让投资者看不到“大小非”压力消失的希望。并且,新“大小非”的锁定期只有1-3年,按照刚公布的新上市规则,IPO增资股东二级市场的锁定期只有12个月,比之存量“大小非”,不支付对价的新“大小非”机会成本更低。如此,将会使市场出现新“大小非”是几倍市盈率成本,一级市场是十几倍市盈率成本,二级市场是几十倍市盈率成本的不同价现象。在这种机制下,市场必然丧失估值底线,将来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必然会越来越多。如果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不改,未来新股即使跌破发行价,一、二级市场投资者全部亏损,新“大小非”也会有超额的收益空间,这种“投资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制度缺陷显然是有违“三公原则”的。

      行情需要外力来扭转

      在宏观经济背景方面,通胀指标齐回落、调控政策在松动;从市场状况看,目前股票型基金平均持仓比重为65%(2005年998点时为64%),市场静态市盈率降低至15.87倍(2005年998点时为14.5倍),2008年一致性预期动态市盈率为14.5倍,这些俨然都是底部的标志。因此,行情跌到目前,市场本身已经没有了进一步下跌的理由,针对目前的下跌也已经不能从基本面、技术面能给予解释。主要原因是制度性缺陷下的市场信心危机。同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制度缺陷使场外资金望而却步,并抑制了场内资金做多的动力,而解禁后的“大小非”又在对市场存量资金不断抽离,使市场供需关系已经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因此,目前市场仅靠自身的能量已经难以扭转趋势,在投资者信心与行情一起崩溃的态势下,迫切需要来自于政策面的实质性作为。实际上,跌到目前程度的市场已经不需要“救市”,只需要杜绝“特权”和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制度性缺陷,还以市场一个真正“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场外资金就会不请自来,行情就会逐步涨起来。如果没有这一点,市场供需关系得不到根本性改善,其他形式的利好都可能只是“外敷药”。

      低买并等待纠错行情

      上周初,美林等多家国际大投行对A股最新投资策略的核心表述是:新兴市场可能再下跌10%,但考虑到新兴市场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将超越成熟市场,建议投资者可趁机捡便宜,将是绝佳买入良机。按照上周初再跌10%的标准,国际投行眼中A股行情调整的目标在2140点附近,目前行情也“很听话地”在两大利空打压下跌到了国际投行的目标位附近。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1)从救市角度看,目前的市态已经不是一般的或单一的措施能够救得起来的了;如果需要系统性或者制度性救市,也已经不是某一个部门所能担当得起来的,单单一个“大小非”问题就牵涉到了若干利益部门,且还需更高层面来进行统筹。反之,若任由行情惯性下跌,结果也是很明显的:以外资机构已经开始绸缪的投资战略,结合可口可乐标购汇源果汁的最新案例表明,最终A股市场新的大底以及一些优势实业资产的价值大底都可能被国际资本掌握。(2)以目前行情严重超跌的估值水平,结合外资投行最新策略来看,行情随时都可能会生成反弹,A股市场发展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枯木逢春式的“神奇”。整体策略上,如果信奉投资价值,目前已经到了低买的时机,并耐心等待纠错行情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