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公司调查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国开投借道托管“主政”ST张铜
    两度举牌 鞍钢让攀钢系股东进退两难
    东方电气海油工程
    增发申请获批
    两“盐湖”申请继续停牌
    鞍钢举牌:产业资本的战略抉择
    中泰化学
    高管购买公司股票
    天房发展
    拟发行3亿元公司债
    32名股民今告*ST九发“虚假陈述”
    山西金业半路脱逃 *ST泰格重组告吹
    武钢等三公司获股东增持
    中集集团入主安瑞科
    S*ST物业
    收到立案调查通知
    两公司接受进行环保核查
    海亮股份
    1.76亿投资宁夏银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鞍钢举牌:产业资本的战略抉择
    2008年09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军
      ⊙本报记者 陈建军

      

      斥资33亿元举牌自然无法匹敌167亿元的抛盘,鞍钢集团的过人之处在于就此切入了“攀钢系”的重组,从而为自己坐稳中央企业钢铁行业前三甲打开了通路。

      按照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的测算,攀渝钛业、长城股份非“攀钢系”持股全部转换成攀钢钢钒股份后,新攀钢钢钒的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7.65%。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斥资33亿元两次举牌买走攀钢钒股、攀渝钛业、长城股份10%股份,使得鞍钢集团拥有了新攀钢钢钒4.77%的股份,成为它的第二大股东。无疑,这使鞍钢集团未来整合攀钢集团有了可能。

      攀钢集团是国家国资委管理的四大钢铁企业中规模最小的钢铁企业,按照国资委有关要求很可能被剔出央企序列,攀钢集团在整体上市后进一步重组几乎没有悬念,唯一的变数来自于到底是宝钢、武钢,还是鞍钢来重组而已。

      如果鞍钢集团果真是为了坐稳中央企业钢铁行业前三甲而铺路的话,那么连续举牌“攀钢系”自然就是产业资本出于产业重构角度的战略出击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鞍钢集团能否最终参与攀钢集团的重组还要考虑到诸多环节的因素,其中国资委的首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