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公司调查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CPI超预期回落 2000点保卫战提前打响
    反弹逐渐展开可能性加大
    低位向好信号值得重视
    对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十大建议
    今日视频·在线
    缩量反弹仍未修复下跌形态;仍有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超预期回落 2000点保卫战提前打响
    2008年09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信达证券 马佳颖
      近期A股市场似乎对所有的利好消息产生了免疫,在成交金额屡创地量的情况下,股指很无奈地跌破了一个又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支撑点。昨日早盘沪指惯性下挫,最低探至2102点。一旦跌破2100点,那么股指将直指重要的整数关口。然而在宏观经济数据出台的契机下,2000点保卫战悄然提前开始。

      ⊙信达证券 马佳颖

      

      A股市场痼疾难倒“中西医”

      A股市场长时期以来阴跌不止的症结在于信心的溃败。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不断公布的悲观数据令人压抑。虽然我们知道中国的情况可能不至于太差,但是在大背景下,表面上似乎找不到足以说服自己的理由。这种信心的缺失还体现在大小非股东慌不择路的套现上,体现在基金重仓股不计成本的暴跌上。近期政策层面,虽然没有直接救市措施出台,但管理层一直在有意加快制度建设步伐,从大股东增持先操作后申请到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从可交换债券相关规定的发布到昨日公布的融资融券报批流程等。一系列举措都表明,市场正在积极地进行着“中医”调养。

      如果我们把制度建设比作中医式的调养的话,那么利好消息的刺激则可看作西医式的刺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对于恢复市场短期折损的元气没有明显作用;而脉冲式的反弹则进一步消耗了本身就很犹豫的做多动能。对待A股这样一个积弱难返、无精打采的状态,“中西医”均无用武之地。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周三股指绝地反击,提前发动了2000点保卫战,笔者认为其导火索在于“超预期”。

      CPI回落超预期引发昨日反弹

      昨日早盘股指惯性下挫,并没有对“融资融券报批流程公布”这一消息做出任何积极反应;但10点之后随着8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出台,指数逆转向上。我们来看看昨日公布的这几个宏观数据情况:CPI同比上涨4.9%,是连续13个月内首次回落到5%以下,PPI同比涨幅10.1%,增速比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再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继续扩大至5.2个百分点。数据公布前,对于这两个敏感指标市场早有预期,CPI下滑、PPI创新高,剪刀差的扩大将继续挤压上市公司盈利空间,导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出现。应该说预期之中的数据对股市而言,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利好推动作用,反而会进一步渲染悲观气氛。

      但是CPI的回落超过了市场的预期。此前各大研究机构和市场普遍认同8月CPI将滑落至6%以下,达到5.5%左右的水平。显然,低于5%的CPI增速超过了市场的预期,是一个令人眼前一亮,感觉有些意外的东西,而这也成为刺激昨日股指反弹的一个关键因素。

      重树信心需要的是“盈利效应”

      由此可见,目前的市场需要惊喜,但是在宏观、政策现有环境下,又很难有惊喜出现。CPI带来的短期效应在昨日下午已经有所消退,市场尾市走势有非常明显的乏力迹象,因为在惊喜过后场内外资金又会回到此前的顾虑中,难以摆脱旧有的趋势和格局。因此对于后期的走势,我们只能去寻找新的可能会带来惊喜的因素。

      笔者认为,这一因素就是市场的盈利效应。进入到9月份,沪指下跌幅度超过10%。但就是在成交金额和指数屡创新低、市场人气极其低迷的环境中,仍然有数量众多的个股走出独立行情,有17只个股涨幅超过10%,上海本地股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截至昨日,本月涨幅超过5%的38只股票中,上海本地股占到了近四成的比例,是弱市中的唯一亮点。继上海三毛于8月下旬连收涨停后,本月上海建工、交大南洋、海立股份等个股继续演绎着活跃态势。如果上海本地股的走强能够持续并进一步蔓延,营造出良好的热点效应和盈利效应,那么对于消沉的市场而言,无异于意外的惊喜,或许能够成为恢复投资者信心的契机,成为股指反弹延续的动力。除了上海本地股外,投资者还可关注受利好刺激的券商股以及前期超跌股。

      总之,目前A股市场需要的是一个重树信心的理由。在政策面、基本面和宏观面不具备条件的时候,我们只能关注市场本身,关注“盈利效应”能否有效释放。这可作为短期内判断股指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