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CPI、PPI数据如何,无疑,“最困难的一年”的环境依然没有变化。股市楼市的大幅下跌,就是最佳注解。美国经济困境远远超出预期,欧美经济进一步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依然持续高位;需求和成本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两座大山。实际上,中国更大的挑战是经济的发展模式,体现在现实生产中是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只要资源价格体系依然扭曲,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就会一直存在,甚至威胁着中国的整体安全。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奥运后,各种改革措施应该坚定而坚决的推行。资源价格改革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必须坚定推行资源价格改革的目标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资源价格的扭曲已成经济高速发展最大的阻力之一。要改变目前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资源价格体系这个目标不能一拖再拖了。当下,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这一转型的实例,并且从各种条件来看,CPI进入预期轨道,三驾马车的强劲证明经济依然发展健康,接下来的半年应是一个较好的时机。
二、能够容忍执行过程中的噪音
对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噪音,我们要特别注意上半年处理“企业倒闭”噪音的方式方法。年初中央政府确定了“双防”的目标,提出了从紧的调控思路。但是,由于现实问题的严重性,这一决策在半年后得到微调,显示出政府的灵活性,但是也体现了政府对现实的妥协。不能忽视的是,地方政府往往在帮助企业争取局部的利益。六七万家企业倒闭,似乎是个吓人的数字,但是相对整个中小企业庞大的总量来说,这应算是正常的范围,更何况,新的企业也在不断出现。
改变以往粗放的,资源补贴世界的生产方式,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承受一些改革的痛苦。市场的进程,不能因为小部分的痛苦而裹足不前。况且这些痛苦,并不能代表整个发展趋势。市场各方以及政府应对保经济增长的涵义有更全面的理解:是保短期的增长,保2008年的GDP两位数增长,还是为了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决策取向在此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尽快完善配套措施 决策要果断
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利益群体受到损失,这时必须要出台完善的配套措施,承担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并对适当照顾这些承受成本的群体,目的是维持政策的可执行性。对此,各个部门必须全力协作。例如油价改革,各社会阶层都在承担市场的资源成本,但是政府必须补贴低收入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