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公司调查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CPI涨幅降至14个月新低 通胀风险仍需警惕
    进口减缓 8月贸易顺差创新高
    前8月外贸进出口总值超1.7万亿美元
    8月钢材出口创新高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8月实际使用外资额创近半年新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涨幅降至14个月新低 通胀风险仍需警惕
    2008年09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但有为
      张大伟 制图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虽然这一数据回落的幅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但是业内人士认为,目前CPI仍存在反弹的可能性,不应对其放松警惕。

      ⊙本报记者 但有为

      CPI增幅创14个月新低

      自今年5月份以来,CPI增速已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而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历史数据,自2007年7月以来,CPI涨幅一直高于5%,这意味着,今年8月份CPI的涨幅降至近14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高级研究员林朝晖认为,8月份CPI增幅回落略超出市场预期水平,主要是食品价格增幅连续第4月出现明显下行,其中粮食、肉禽、鲜菜、水产品、油脂等重要食品价格涨幅出现全线回落,带动CPI增幅创下2007年7月以来新低水平。

      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份以来,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的幅度分别是19.9%、17.3%、14.4%和10.3%,增速回落十分明显。

      除了食品价格增幅的回落,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陈建奇认为,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减弱也是导致CPI连续回落的主要因素。

      

      PPI可能已见顶

      在CPI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的同时, 8月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1%,增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涨幅达创下近12年来的新高。

      从PPI结构来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0%。其中,采掘工业上涨35.1%,原料工业上涨14.4%,加工工业上涨7.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4%,衣着类上涨2.4%,一般日用品类上涨4.3%,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4%。

      对此,陈建奇表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推动PPI高涨的主要原因。

      虽然PPI再次创下近12年来的新高,但是专家认为,PPI的增幅可能已经见顶,从9月份开始,PPI增幅有可能开始下降。

      林朝晖认为,由于目前原油、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价格等都陆续出现回调,因此未来PPI存在下行空间,初步预计9月份PPI有望回落至10%以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则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高位的下调,国内钢铁、煤炭等的价格将逐步回落,而国际上,世界经济走低,需求下降,再加上美元不断走强,原油价格不断下降,热钱对资源性产品追逐也会不断的减弱。9月开始PPI将逐步回落。

      

      物价不确定因素仍存

      虽然CPI已经降至近14个月来的最低水平,PPI增速也有望见顶,但是专家分析,在季节性、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影响下,不排除物价再度反弹的可能性。

      林朝晖指出,目前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已回落至10.3%,粮食和肉禽价格涨幅均回落至8%,考虑到成本抬升以及秋冬食品消费旺季因素,其价格涨幅继续下行的空间已较有限。与此同时,非食品价格涨幅仍位于2.1%的较低水平,未来存在温和补涨可能。初步预计8月份CPI增幅已探明年内低点,9月份受中秋和国庆等节假因素推动,食品价格有望出现回升,CPI涨幅可能保持在5%或略高水平。

      “总体来看,年内剩余月份物价有可能出现CPI涨幅触底缓升、PPI涨幅见顶回落态势,国际油价、国内粮价以及政府调价则仍构成跨年度物价表现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林朝晖表示。

      雷曼兄弟中国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表示,CPI的显著回落的确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撤销价格控制措施提供了一次良机。这种价格放开可能会导致接下去几个月里CPI通胀出现小幅反弹,但假如以渐进有序的方式执行的话,那么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通胀应该会依然维持在低于年同比6.0%的水平。

      还有专家指出,虽然目前通胀风险有所缓解,但如果政府的调价幅度或者货币政策松动的程度过大,物价将面临二次通胀的风险,因此目前尚不能对通胀掉以轻心。

      对于下一步的政策走势,林朝晖表示,预计宏观调控不会出台进一步严厉政策,能源价格调整在国际资源价格压力减轻条件下也可能以观望为主。

      陈建奇则表示,目前货币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货币政策将侧重于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政策将继续向中小企业、“三农”及灾区灾后重建倾斜。如果没有新增突发事件发生,PPI近期将冲高回落,CPI也将继续稳步下降,预计通胀压力在年底将显著降低。届时,不排除小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但降低利率的可能性较小,人民币升值步伐将会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