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证券
    新股发行动态
    博云新材下周二上会
    深交所与纽约泛欧交易所
    签订谅解备忘录
    股市低迷 投资者转战债市淘金
    江海证券配股增资获核准
    企业债募资额大幅攀升
    沪期货公司净资本全部正常
    为上市 券商力保今年盈利
    河北召开上市公司董秘联席会
    东风系列领跑券商集合理财
    沪期货公司年内保证金预警63次
    8月份券商业务价值量环比下降四成
    中信标普推出
    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
    “期证通”重出江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上市 券商力保今年盈利
    2008年09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屈红燕
      ⊙本报记者 屈红燕

      

      招商证券IPO近日顺利过会,券商上市再次提上日程。记者了解到,上市对于券商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为了冲刺上市,多家券商想方设法保证今年盈利,以便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上市要求。

      

      保盈利成上市关键点

      记者从各家券商今年年初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上市”成为多家券商的既定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在综合治理完成之后,券商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净资本成为制约券商发展的“瓶颈”,上市成为券商的战略性选择。从实践来看,美国投资银行由合伙制改为股份制并上市,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募集到大量资本,充实了资本金;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挖走了大量人才,人力资本的优势凸现;股票上市使企业价值陡升,股票期权得以实施并有了变现的通道,激励机制得以创新并作用明显;信息披露增加了投资银行的透明度,多了市场外部约束机制等等,因此,券商上市的步伐无法阻挡。

      但是券商上市首先要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然而翻开券商的年报,发现多数券商是在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中才开始盈利,这样只有保证2008年全年盈利,券商才有可能在2009年实现上市。为此,保证2008年盈利成为了券商谋求上市的关键点。

      

      多方驱动利润增长

      2008年以来股市陡然进入寒冬,大盘从最高点下来跌幅在70%以上,两市成交量屡创新低,券商的经纪自营承销业务都大幅缩水,保证全年盈利变得艰难。但是,券商上市的决心已定,为此必须想方设法保证今年盈利。在无力改变外围环境的条件下,券商挖掘自身的潜力让盈利成为可能。

      记者了解到,一些券商通过变现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来实现净利润增长。比如,国泰君安今年上半年大赚46.46亿,其中,该公司自营收益达到60亿元,其中投资收益为67亿元,公允价值损益为负7亿元,投资收益对该公司上半年业绩贡献巨大。国泰君安自营取得良好成绩,一方面与其仓位控制有关,一方面与其出售“小非”有关,该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出售中国石化等多家公司的法人股,获取了较高的收益。但这样的做法属于一次性因素,导致继续依靠可供变现的金融资产来实现利润增长潜力越来越小。

      因为经纪业务、承销业务份额相对稳定,投资收益成为主导券商全年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有券商通过改变自营结构,减少股票类投资增加债券类投资来实现投资收益;由于类似前半年的大幅下跌不具有持续性,也有券商看好今年下半年的自营机会,力图通过自营业绩提高全年业绩。

      另外,记者了解到,因为人工费用的弹性相对较大,还有多家券商今年对非关键岗位采取了降薪的措施,关闭了招聘人员的大门。同时,从技术上讲,券商还可以通过计提员工福利费的方法对全年业绩进行一定的管理。

      再次,经纪业务无疑仍在券商收入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为了保证经纪业务收入不至于下降过快,券商“佣金战”已经拉开,但是无论如何经纪业务亏损的可能性不大,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曾经表示,在市场最惨淡的时候,经纪业务每年也能贡献5000万的利润,现在两市成交量无论如何低迷也难以回到当初惨淡的境况。

      在券商收入的“三驾马车”当中,因为承销业务实际收入有限,所以承销业务缩水对券商的利润影响不明显。

      总之,券商正努力通过增收节支、变现投资收益等措施力保今年盈利,从而满足三年连续盈利的上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