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8 年 9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股文观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股文观止
    大关之前必有反复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四重力量打气 市场酝酿转机
    丹化科技 :注意增发价
    ■无风不起浪
    对2000点不必太过虑
    不要被假新闻迷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关之前必有反复
    2008年09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学伟
      □金学伟

      

      对供求形势的严峻程度以及大小非、限售股的影响,管理层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最开始强调的是"全流通不等于全卖出","解禁不等于减持"。但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下跌和市场呼声的日益高涨,管理层开始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但出于种种原因,或许是不想让这个问题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过于不良的心理预期,因此在公开场合下,对这个问题总是淡化处置,强调最多的是减持数量不大,大小非和限售股解禁乃至股权融资不是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等。直到近一个多月来,尤其是奥运期间股市的大幅下跌,这个问题终于从原来的"忽略级",提高到了"重视级"。在近一个多月来,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层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的基本取向和基本态度。

      一、在大小非问题上,管理层坚持2条底线。一条是股改限售股的上市流通是股改时承诺的,属于契约行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再做任何实质性更改,诸如延长禁售期等。如有相关的延长禁售期承诺,属于大小非股东的自愿行为,而非政策性要求。一条是坚持将股改前大小非与股改后大小非划清界限,明确表示股改后上市股票不属于大小非范畴。理由同样简单:新老划断后上市股票属于全流通股,这是有言在先的,因此也不能再做更改。

      二、不仅如此,在上周颁布的沪深交易所新版《股票上市规则》中,还对涉及首次公开发行中有关持股人的股份流通限制规定作了更改:在发行人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前12个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股份的持有人,原来要求其承诺不予转让的期限由36个月缩短到12个月。这也就意味着今后这部分新股的小非在股票上市以后的锁定期从过去的三年缩短到了一年。

      三、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缓解供求状况的措施,如放慢融资与再融资速度;规定企业再融资的,其分红比例不得少于利润的30%;推出可交换债券等。

      把这三个东西放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管理层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取向:首先,坚定不移地推行全流通,是本届管理层既定方针,哪怕市场会为之而付出代价。而且为缩短痛苦周期,使中国股市尽快见底企稳,争取时间做更多的事,全流通的周期还要缩短,而不是市场希望的延长。然后,在这基础上,采取一些点点滴滴的措施,寄望于这些细小措施的集群效应,来适当地缓解全流通给市场造成的冲击和痛苦。这是中国股市目前所面临的基本状况,是最大的大局。这种状况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恐怕不会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结束调整的唯一前提就是无人再愿意卖出。在何种情况下才会出现无人再愿意卖出呢?

      一个是股票已具有绝对投资价值,比如平均净资产倍率接近1.2倍,至少在1.5倍以下;通过分红派息,投资者可获得不低于国债投资的收益率;在社会资产价格不会发生下跌的背景下,股价低于公司资产重置价格;在公司利润增长确定的前提下,以10年为投资周期,10年内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总额超过当前股价的2倍以上,也就是10年期的复合投资回报率超过8%(我国过去十多年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超过8%)。

      一个是股票仍未到达具有绝对价值水平,但已具有相当合理的相对投资价值,而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公司增长前景出现积极变化,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发生重大改变。目前的沪深股市正处在这样的阶段。而种种迹象表明,年内将召开的相关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一些积极的调整。尤其是11月份将召开的17届3中全会,很可能会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吹起一股清新的风,从而改变人们的预期,改善股市的宏观大环境。

      从技术层面说,回顾过去的两轮调整,我们可以看到:1997年5月1510点的调整,跌到1025点告一段落,这段调整按正规月份来算,历时4个月;2001年6月2245点调整,跌到1339点告一段落,这段调整按正规月份来算,历时7个月。我们知道,4、7、11、18……是与3、5、8、13……的斐波那契数列并存的鲁卡斯数列。而本月是6124点下跌的第11个月,存在着市场转向的周期性条件。

      如果按笔者常用的月份(即每月的19日为一个交易月的开始,到下月的18日为一个交易月的结束)计算,则1510点-1025点历时5个月;2245点-1339点历时8个月;按斐波那契数列,下一个应为13。而从6124点开始,第13个月为今年11月。

      无论是11个月,还是13个月,借助于整数效应以及众多技术点位的支撑,笔者认为,在2000点附近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