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专版
  • A5:信息大全
  • A6:产权信息
  • A7:信息披露
  • A8:人物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QDII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年 9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产业·公司
    今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
    执行预案今启动
    持股将逾90% 中钢拟让中西部公司退市
    注册资金减半 外商投资电信业继续受鼓励
    中移动启动
    TD二期网络设备招标
    8月二手车市场价涨量跌
    周大福15.6亿广州拿地
    内资企业:不排除私募180亿争购汇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内资企业:不排除私募180亿争购汇源
    2008年09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于兵兵
      ⊙本报记者 于兵兵

      

      可口可乐拟24亿美元收购汇源一事并没有因中秋节的到来而流失丝毫关注度,舆论越来越多地在质疑收购是否会对民族品牌带来打击。更有内资企业宣布有实力出资180亿元参与竞购汇源。

      上周五,咨询机构和君创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将联合更多民营企业全力抵抗可口可乐的并购。“中国的企业完全可以参与收购,甚至不排除采用以私募基金方式汇集180亿元甚至更多资金参与竞购。”和君创业相关负责人称。

      据了解,和君创业提出的三个替代收购方案为:1、分拆汇源股权出售,中国的各大企业分别购买;2、资产与品牌分离,品牌由中国企业购买;3、组织人民币基金共同购买。

      甚至有媒体称,商务部近期将对收购案和民企提出的三个代替方案召开听证会。因中秋小长假,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未就听证会的真实性取得商务部的证实。可口可乐中国公关负责人则表示,不对商务部召开听证会这一消息做任何评论。

      在部分中资企业高调质疑并购案的同时,舆论调查也体现一边倒的迹象。根据某权威财经网站调查,短短十天左右,46.2万人次参与关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调查,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比例高达79.4%。78%的受访者认为此事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的可能。64%的人不看好收购的成功性,44%的人认为收购价格过低。

      值得注意的是,当中资机构以品牌流失和市场垄断为由要求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案时,双方给出的品牌概念和市场占有数据完全不同。

      根据和君创业的说法,“可口可乐公司占据果汁市场9.7%的市场份额,而汇源果汁则占据了果汁市场56.8%的份额,我们认为,一旦并购案被通过,势必将使可口可乐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对果汁市场的垄断。”和君创业相关人士称。

      而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根据饮料市场调查公司英国加纳地亚公司2008年中国饮料市场年报显示,可口可乐与汇源合并后所占的市场份额低于20%。

      李小筠还称,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因此这次交易前和交易后品牌的持有是从一家外国公司转到另一家外国公司,没有民族品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