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指数基金是一类非常成熟的基金产品,它诞生已有30多年,最初遭遇的反对远远多于支持和拥护。但由于它在长线投资中表现出的良好业绩,逐步得到了投资者的接受。如今,指数投资的理念,就像一颗神奇的种子,经历了几十年的市场洗礼,最终在资本市场的土壤中发芽,长大,复制,变成枝叶繁茂的森林。本期专栏,友邦华泰将就指数基金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等投资者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
投资者:指数基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它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友邦华泰: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于1971年出现于美国,它是威弗银行向机构投资者推出的基金产品, 以标准普尔500为追踪标的。指数基金的理论起源于195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H. Markowitz提出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他指出,一个风险分散的组合,可在风险与回报之间提供最佳的平衡。1964年,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W.Sharpe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式,指出市场组合就是最佳的风险分散组合。这些都为指数基金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投资者: 指数基金在美国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最终被投资者广为接受是什么样的原因?
友邦华泰:指数基金诞生初始,当时所引起的反对远远多于支持和拥护。到了70年代后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 & T)在内,部分地改变了对指数投资的看法。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股市日渐繁荣,指数基金开始逐渐吸引一部分投资者的注意力。九十年代以后,指数基金才真正获得了巨大发展。1994年-1996年是指数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1.3%,超过了市场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取得了37%的增长率,超过了市场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1996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23%,又一次超过了市场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现。三年加在一起,市场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长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率,指数基金的概念开始在投资者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指数化投资策略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
据统计,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资产在1980年为100亿美元,到了1996年底达到了10000亿美元。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资产也从1990年的40亿增加到了58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