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宏达股份、豫园商城……一些长期停牌的基金重仓股在复牌之后出现极具震撼力的连续崩跌走势,这给基金持有人带来了套利的机会,也给整个股市带来了连续下跌的骨牌效应。
按照一周之前的制度,基金持仓中若有停牌的股票,其净值计算是按照该股票停牌之前的收盘价计算的,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在股市大幅下跌的过程中,重仓持有停牌股票的基金,其净值实际上已经大幅缩水,基金持有人的最佳策略必定是趁停牌股尚未复牌前迅速赎回。基金被赎回导致基金规模有所缩小,也会导致停牌股在该基金投资组合中的市值占比不断上升,停牌股市值占比的不断上升又会导致该基金实际净值折损的比例不断扩大。剩余的基金持有人看到这一情况之后,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亏损,将会产生更大的赎回意愿,加速对该基金的赎回。与此同时,重仓持有停牌股的基金为了应付赎回,必然会被迫性地抛售其他非停牌股套现,被迫对部分非停牌股进行抛售,这样就会使一些诸多基金共同持有的核心资产股出现流动性危机,导致其他一些即使不持有停牌股的基金也只能被动地跟随一起抛售。8月下旬以来,几乎所有的基金重仓股都出现连续放量下跌,并导致大盘连创新低,由此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停牌股引发的“基金食物链”出现恶性循环有一定的关系。
9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基金对停牌期间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发生了影响证券价格重大事件的停牌股采取公允价值计算净值,希望以此措施来避免基金持有人的套利赎回效应,但这一措施还不能完全弥补净值评估方法存在的漏洞。原因在于,“指导意见”实施之后,绝大多数基金把停牌股所在行业指数的波动幅度作为停牌股市值折损的评估基准。问题还在于,被基金重仓持有或众多基金共同持有的发生重大重组或重要事项的停牌股大多属于所在行业的重点公司,即行业内的权重股,在停牌期间,这些停牌股对行业指数变化的影响为零,这时候把行业指数作为停牌股公允价值的评估基准,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还是不免有所失真。例如,目前停牌的盐湖钾肥相对于深交所的石化指数、云天化和长江电力相对于上交所的工业指数等都是如此。因此,实行新净值评估方法之后,只是使得重仓持有停牌股的基金套利赎回的空间有所压小,而并不能完全杜绝套利赎回的空间。
实际上,基金出现赎回潮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对停牌股公允价值的评估是否完全合理,而在于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缺钱潮”,加上当前“买什么股票都套”所导致的投资信心丧失,停牌股引发的套利赎回只是形成赎回潮的一个催化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