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时事海外
  • 4:金融·证券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上市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产业·公司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年 9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华尔街在世纪大风暴中浴火重生
    人民币对欧元等非美元货币升值面面观
    六请制度救市——我们今天的病因在于神医太多了
    美国毒大米再叩日本“鬼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8年09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纽约时报》9月18日保罗·克鲁格曼专栏

      政府控制不慎

      将成错误的救援

      面对着失去控制的危机,华盛顿多数人士似乎已经认定,政府对众多私人部门坏账的收购——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已在所难免。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在联邦政府未能向雷曼兄弟施以援手后,真正的震撼不是道琼斯指数的大幅下挫,而是信贷市场的反应。

      目前,联邦政府能够向私人部门借款,事实上它也正以惊人的规模在这样做。但是这种借款并没有阻止金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不过,在这幅图景中也有一个亮点。在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并保证它们的债务后,抵押借款利率大幅下挫。对那些愿意听到这一消息的人来说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政府的接管可能是使金融体系重新运作的唯一途径。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一直持有这种观点。果然,周四晚上伯南克和保尔森与国会领袖会面,讨论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

      我们还不知道“一揽子方案”将会怎样。不过有一个给人以希望的参照——瑞典政府在1990年代早期拯救金融市场的行动,这场拯救行动包括对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暂时公开接管。然而,还不清楚华盛顿的决策者是否已经准备施加类似程度的控制。如果他们不这样,就有可能变成一种错误的救援。实际上,目前的关键是把金融业从它自己因贪婪而造成的后果中拯救出来。

      张金翠 编译

      

      《经济学人》9月18日评论

      实用主义战胜了原则

      金融公司曾被认为是钢与石的丰碑,十分坚固。但在金融危机不断扩大的漩涡中,最大的金融公司已被劈成了碎片。雷曼兄弟的破产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的快速收购对金融市场已足够震撼了。然而,9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 (AIG)提供850亿美元的有担保贷款,带来了整个市场的新低点。

      美国联邦储蓄系统和财政部对于雷曼兄弟的破产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在原则上是值得赞赏的——资本主义要求人们为他们的错误付出代价。但是美国政府向美国国际集团伸出援手,这意味着实用主义战胜了原则。美联储和财政部知道有一就有二,他们很难再说不。

      金融产业紧紧地被两种力量所控制,金融产业需要资金,它也需要收缩。信用市场泛滥无度的情形不仅膨胀了资产价格,也膨胀了金融自身。 在过去的十年中,金融行业的利润达到1.2万亿,远远超过了曾经的预期。

      一个不可避免的情绪是希望金融系统被快速有效地管制,然而,这种渴望是错误且危险的,金融掌管经济,它将资源分配在有利可图的地方,而这种分配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难以用管制来正确把握的。贺艳燕 编译

      

      英国《独立报》9月18日评论

      忘记银行,实质问题是经济

      互相责难在危急时刻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安慰,惩罚也是,但这一切都太晚了。近期国际大银行的风起云涌,应该说是经济必然规律的执行,是泡沫经济的后果。其实,将银行看成是造成经济混乱的罪魁并不重要,现实是你不能解决在过去15年中支撑经济增长的消费者信贷不平衡的状况。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这种经济形势将对国际经济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现在,无节制的消费导向增长已经结束了,在另一种层面上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但下一个带动增长的引擎在哪里呢?现在这场经济危机的问题是它席卷了许多国家,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甚至拉丁美洲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我们需要一个实用的复苏政策,需要政治家们为将来做长远的打算,并合作起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倒闭、合并,但这有可能不是坏事,这是推出新规划的一个契机。

      然而,现在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的是,这场从银行开始的危机正在从金融系统弥漫到整个经济。未来确实还有很多状况要应对。贺艳燕 编译

      

      日本《产经新闻》9月15日社论

      各国应加强合作

      防止资源垄断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日本《反垄断法》的执行机构、简称公取委)认为英澳矿业巨头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的并购计划或可增强此两家公司的价格控制力、限制竞争。该并购计划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公取委已着手展开审查。1999年修订的《反垄断法》规定公取委有权对外国企业间的合并和收购等问题实施审查,但此次公取委采取实际行动尚属首次。

      铁矿石的世界出口量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占约40%,力拓公司占约25%,必和必拓占约15%。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合并将会增强其价格控制力,加速垄断。业内人士担心会因此造成汽车和家电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影响民生。以日本为例,钢铁业中大约60%的铁矿石、大约30%的煤炭均从力拓和BHP进口。经过本年度价格的协商,日本国内的钢铁公司巨头与前年度相比已被迫提价约80%。

      美国虽已批准了该并购计划,但澳洲、欧盟和中国仍在审查中。若公取委的审查结果为“限制竞争”,那么将向两公司下达资产出售等命令。对此,有观点认为因两公司在日本无生产据点,即便执行命令也很难发挥功效。然而,公取委向全世界展示其反对资源垄断化的姿态,可以说这对于抑制无序垄断化有着重要意义。

      此次两公司合并的背景在于中国、印度等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增大、价格暂时性持续飙升。世界性的资源统合动向不仅限于铁矿石,镍、铀等领域也在不断加速统合中。在处理全球性企业运作方面,各国或地区分散的竞争政策均有其局限性。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实务性合作,以制定与竞争政策相关的共通的国际规则。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