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专版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圆桌
  • B6:专版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圆桌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圆桌
    次贷危机:魔鬼是否已完全跑出瓶子?
    风暴源头:不断“衍生”风险的金融创新
    成思危:股市治本需四方面着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风暴源头:不断“衍生”风险的金融创新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樊纲
      ⊙樊纲

      

      尽管美国金融局势的不断恶化并不让人意外,但没有料到的是,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雷曼兄弟这么大的公司都会瞬间坍塌。其中的问题确实值得回味。

      那么,美国如何应对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华尔街金融风暴这个魔鬼是怎么样出笼的?对中国经济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美国政府向国会提出了一个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即使是对美国这样的经济大国来说,7000亿美元也是一个非常巨额的投入。美国国会有多大的概率来批准这个计划呢?我认为,它肯定会通过。有几个原因:第一,华尔街危机产生的恐慌已经蔓延开来,大家都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今年是美国选举年,候选人要对选民们示好,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阻止一项可能会拯救危机的措施;第三,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这次是共和党提出的建议,共和党属于保守主义,保守主义通常是反对政府干预鼓吹自由市场这种基本原则的。所以我相信它应该是能够通过的,在这个时候我想很多人的心里面也是希望政府有所作为。

      这次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所谓的金融创新——金融市场那些形形色色的衍生产品。这些神秘莫测的金融衍生品到底在这个金融风暴里面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用通俗的方法讲,就是说有一个以前不吃的烂苹果,用盒子把它精美地包装起来,就“衍生”了一次,并宣称里边的是好苹果。然后,下一个再包了一层盒子,这个盒子就更漂亮,但是包得更严密,又卖一次又衍生一次。

      结果就是它掩盖了风险,它掩盖了它真正的价值。衍生创新不是问题,但是忽视衍生和创新当中的这些风险,而且监管制度没有去监管这种衍生过程中风险扩散的这个过程,这是我们这次最大的教训。

      一旦真正的价值暴露出来,大家突然知道那里面是一个烂苹果了,这时候大家都抛,一下子就崩盘、崩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的金融风暴跟所有金融危机的道理其实很像——都是以往过度地忽视了风险,过度乐观然后突然崩盘。魔鬼就这么从瓶子里被放出来了。

      现在大家都会非常关注这样的一个话题,那就是中国经济应该如何来面对眼下的这场大考,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如何?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尽管我们现在确实是在跟国际市场是有关系,但是,毕竟还不是很多的关系和很强的关系。我们的政策应该着重的还是侧重于我们自己国内经济的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把因为去年存在泡沫,然后泡沫破裂并进行调整的A股归因于华尔街金融风暴。我们也不能把这两年宏观经济的一些波动,一些需要调整的政策与金融风暴过分地结合起来。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也不需要过分的恐慌。我想,政策调整还是需要着重分析国内的这些问题,比如说如何贯彻“一保一控”这样的方针等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美联储都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时候,而我国的央行并没有采取同样的一个做法。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中的访谈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