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翘首以待很长时间之后,近期股市终于等来了传说中的实质性举措,行情也在“三大利好”作用下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全盘涨停并继续走高的景象。但投资者在欣喜之余,对后期行情还需冷静思索,对目前推出频率极高的各项治市举措还需细细品味。
产业资本话语权增强
本周初,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使得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将更具自由度与灵活性,也更有市场化的特点。结合之前《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的实施,使得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市场化博弈层度更进一步加剧。此举给市场带来深层次的影响是:(1)产业资本将完全占据市场定价权的主导权。相关制度的市场化层度提高,使得上市公司在市场化回购、市场化增发之间资本运作的空间增大,自由度增强。产业资本本来就拥有公司的信息优势、对公司真实价值的认知优势、在本公司股票中的资本优势,资本运作空间的增大更加强化了其对股票定价权的主导权。(2)产业资本占据市场定价的主导权将使得行情更加趋于理性,在产业资本市场化增持与减持双向钳制下,使得以往金融资本拥有定价权时期的行情投机成份被大幅度收敛。(3)A股市场产业资本的骨干力量仍是国资,国资的规模性增持与减持行为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行政意图。因此,国资产业资本的一致性行为、规模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政府对股市调控的意图。当这个调控工具需要动用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类平准基金特点。只不过,这个“平准基金”分散在各个国资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中。
“三大利好”确认阶段底
如果“三大利好”出现在3个月前2800点的行情位置上,市场很难有全盘涨停的表现。因此,之前严重超跌的“地窖行情”放大了“三大利好”的市场效用。如果把“三大利好”的救市行为放到全世界都在倾力救市的大环境中来看,其实也只是一项“例行的常规操作”。由于汇金公司本身就是三大行的控股股东,其购买三大行股票的行为只是一种大股东的增持行为,而不是人们误解中的平准基金入市。印花税“双变单”本身也只属于“次级利好”,不具有改变市场趋势的利好力度。因此,虽然全盘涨停的行情有些“石破天惊”,但利好内容并没有达到“石破天惊”的程度,行情能有如此激越的表现,全仗于行情极低的位置以及本身已有报复性反弹的需求。当然,在市场危急时刻,“三大利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信用的背书,由于市场本身已经严重超跌和低估,“三大利好”的出现使行情形成了价值全面低估、市场反弹诉求、政策出手救助的“合力”,行情也因此基本确定了1800点阶段性底部的成立。
市场转折尚缺条件
由于“三大利好”的组合中缺少了人们最为关心的化解“大小非”压力的举措,这将制约行情整体的涨升空间,再结合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对整个基本面形势仍处于偏向悲观的预期中,建立在1800点基础上的行情在较长时间内还只能以反弹走势来看待和对待。全盘涨停的行情看似十分热闹,其实财富效应很差。并且,由于之前行情在2000点之下缺乏一个布局的过程,预示着本轮反弹将可能具有短期涨升力度大,但持续性比较差的“井喷”特点。本次汇金公司的购买行为只针对三大行的股票,因此,行情报复性反弹的第一步有望恢复到银行股跳水之前的行情水平,即2300点至2400点附近,之后行情的反弹空间仍需根据其他后续利好的频度和力度来定夺。由于取消红利税、融资融券、二次发售细则、继汇金公司之后,市场对中投公司入市也存在期待等潜在利好因素的存在,报复性反弹的第二步目标有望延伸至6-7月的“维稳平台”附近,暨2800-2900点左右。行情在此基础上能否更进一步实现重要转折,除了在政策或制度层面上把“大小非”压力化解掉是个必要条件之外,宏观经济面是否好转、外围市场是否恢复稳定等也是行情的核心条件。
“脉冲”之后是分化
在行情出现“脉冲”式的报复性反弹初期,市场总是出现普涨的特征,一旦报复性反弹出现滞涨,则预示着行情将进入分化阶段。在当前,好的投资线索有:(1)在汇金增持三大行的效应、央企回购的政策主题下,使得一些财务状况和现金流良好、国资要求保持绝对控制力的7大行业龙头公司或相关央企具有“增持与回购”的主题性行情机会;(2)在行情大幅深挫、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普遍巨额亏损之后,使得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再度升高。同时,权重股的估值水平也已跌至历史低点,政策救市的市场表现也是在于“救指数”,从而使得权重股再度具备了“权重配置”的战略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不具备对公司的优先能力,购买或持有50ETF是最佳策略;(3)行情在1800点“有政策保底”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不至于更差,且融资融券、二次发售细则等都是一个确定性较强的可预期因素,优势券商股已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4)在后期行情进入分化阶段之后,除了公司基本面的抉择条件之外,行情在本周初巨量换手的程度,以及换手过程中行情的坚挺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