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26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雷曼危机引发国内理财市场三大“信用猜想”
    专家为
    节日境外大额消费支三招
    247款银行系QDII 仅4款收益为正
    信托公司理财能力排名报告(第四期)
    国庆长假7天巧理财
    荷兰银行首推
    “自动导航策略”结构性存款
    外资行部分产品受累金融风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雷曼危机引发国内理财市场三大“信用猜想”
    2008年09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贝尔斯登、雷曼兄弟轰然倾倒和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五大投行已经倒下过半,国际大投行引发的信用危机是否已经传导到我们身边?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国内理财市场有关“信用的猜想”。

      

      结构性产品之信用猜想

      目前国内市场上,直接与倒闭的几家投行信用挂钩的产品只有北京银行去年9月发行的两款“心喜”系列美元12个月期信用挂钩型产品,他们分别于美林、雷曼兄弟、高盛、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银行五家信用主体的信用挂钩。合同约定:“一旦主体发生破产、支付违约或重组之中任何事项,北京银行都要买入相关信用主体发行的债券,并按照理财产品投资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市场卖出该债券。”该理财产品最终收益如何很难确定,北京银行公告也显示目前该产品正在进行债券交易和理财产品清算。

      业内某外资银行个人业务总监也分析称,直接挂钩企业信用的产品很是少见,一般风险极大,而投资者多考虑那些有保本保息条款的产品为先。对于这类似信用挂钩型产品来说,他推测:“银行其实是和国外发行商(投行或者银行)做了一笔期权交易,商业银行卖出期权后收获一笔期权费,并成为发行商的对赌对手。投资者要么到期获得以期权费为基础的预期收益,要么到期面临破产或支付违约之类的信用风险而可能损失本金。”

      但是记者同样从北京银行的网站上发现了几款挂钩国内银行的同类产品,由于保本的条款设计,即使发生信用风险,投资者也可以拿回本金。而北京银行同样在去年9月发行的美元6个月期信用挂钩型产品就如期获得了预期收益(高于同期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可见,直接挂钩信用的结构性产品在风险和收益匹配方面更加突出。

      

      信托贷款类产品之信用猜想

      信托贷款类产品在理财市场赚钱效应普遍弱化之后,能够保本并获得高于同期定存利息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成为了宠儿。

      而这类产品的最大风险就来自于借款企业的信用,国际投行的轰然倒下不免让投资者顿时对信贷类产品产生了疑虑。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博士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类产品,“投资者对国内企业、政府信用的担忧确实有存在的道理,但是在股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银行理财确实是一个以稳健为先的产品设计思路。”在“零收益”之后,银行在产品设计上已经更加卖力和尽心。他建议此时投资者可以将短期产品放在首选,毕竟信用主体在短期之内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相对小。

      “信贷类产品最大的风险也就是最坏情况发生在借款企业的抵押物变现困难或不足以偿还投资者本金。”招商银行杭州分行金葵花理财中心理财经理李彦睿一针见血。她解释,虽然各家银行在项目企业上把关有所不同,但是最起码银行都会要求企业有土地、房产或其他形式的抵押物做担保,即使到期企业破产或出现偿付困难,银行也可以行驶抵押物的变现,为投资者挽回利益。“抵押物最终的变现率会决定风险程度,银行也可以事先设置抵押率来提升变现率。”

      

      信托计划之信用猜想

      从有关报告统计的7、8两月信托计划成立情况来看,房地产信托分别成立月17.35亿元和11.94亿元,远远高于运用到基础设施、工商企业和证券投资的信托规模。

      信托集合计划投资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项目时最常运用贷款模式,而贷款就会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信用问题。由于信托计划一般门槛较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资不免让投资者会多多考虑借款企业的信用。

      中泰信托总裁助理盛大表示:“在推介会上,信托公司都会给投资者一个收益率的区间,而风险控制方面主要依靠抵押物和质押物。”据他介绍,土地的抵押率一般为4折,而股票一般是60天均线的3折左右。在投资前投资者更加需要自己对信托计划的投资方向或运用领域做出判断,另外,信誉较高的信托公司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手段上也更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