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专栏
  • A5:专版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年 10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救市时机与定价水平:从北欧看美国
    “股神”能力挺美股渡难关吗?
    窟窿实在太大了
    美国“救市方案”何以一波三折?
    七请制度救市——用科学发展观夯实股市基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神”能力挺美股渡难关吗?
    2008年10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小林
      ⊙倪小林

      

      美国政府的7000亿救市方案意外获批和意外的市场反应,都让人们对于扑朔迷离的美国经济增添了更大不确定性的担忧。此刻,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会不会坚持自己确定的看法———通用电气和高盛集团这样的公司会经过这次洗礼变得更加繁荣。因为,这是美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代表,其走向可能预示美国经济经过此番波折,还能恢复元气。

      人们最担忧的美国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拖累:连续8个月非农业岗位减少,失业率居高不下,这是救市方案获批市场却不领情的根本原因。假如救市方案能在9月底获批,美国经济会不会有所改变,从数据看也很难。实体经济受到以往金融业泡沫影响,要回归到斯蒂芬·罗奇所愿的结构,回归传统金融结构,多储蓄少消费,改变美国人的经济观和生活观,显然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

      前一阵,围绕布什政府的救市方案争论高潮迭起,经济学界和金融界的顶尖级人物,指责和赞同都是同样坚决。尤其是122名经济学家的联名信,更是被世人看成向白宫施压的重磅炸弹。由此形成了全球资资本市场非常独特的奇观,一方面政府救市一意孤行,一方面谴责声不断,一方面投资界的泰斗级人物不断出手收购廉价资产。

      正当人们以悲观心态注意美国经济的时候,有两位老人的态度一反众观点。巴菲特在斥资80亿收购高盛股权之后,以其久经沙场的直觉告诫投资者: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然,这样的表述背后是对市场研究的深厚功底。同时,格林斯潘则发表了对于市场的感言:“信任情绪终将再度浮出水面,投资者正在小心翼翼地重返市场。历史告诉我们,从这一点来说,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复苏即将到来。我预计,这一复苏过程将很快开始。”

      这些看上去都是富有诗意的表达,都是对于一个令人惊恐市场的评价,都是具有历史感的表述。可是,在悲观主义者的眼里,这次和历史几乎完全无关。那些花样翻新的金融衍生产品,那些连信用卡都可以轻易相送的消费主义至上情绪,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寅吃卯粮,是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美国如今要紧急转型,要从消费至上转向储蓄经济,也就是说美国人将会在很长的时间里,以现金为王。如果这一点成为现实,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如此庞大的制造业,为美国消费主义至上而构建的产业结构,会更加失血。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失衡更不可逆转。

      事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此时,巴菲特的感性表现对于市场的贡献令人钦佩,在他眼里的美国经济是“信贷短缺引发的危机”,他用手里的现金购买他认为有价值的资产,本身就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斯蒂格利茨在批评政府救市不得法的同时,十分推崇巴菲特这样的做法。

      问题在于,当危机来临时,在资本市场有多少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感性?那些曾经受惠于华尔街的精英们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