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时事国内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
  • A2:基金
  • A3:广告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中国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中国融资
    金融“海啸”肆虐 五大投行在华直投业务冷暖不一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目前是外资PE的拐点
    VC/PE:无奈过冬 惟有潜心“做功课”
    德勤对中国30家领先PE投资机构调查显示 中国PE市场将变得更加稳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海啸”肆虐 五大投行在华直投业务冷暖不一
    2008年10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勇 张良
      在这场起源于华尔街、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昔日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均遭厄运——三家垮掉,另外两家获准变身以求存。由于五大投行的触角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在他们或垮塌或变身的同时,其遗留下的在全球广泛的业务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股权投资业务走向如何,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记者经过采访发现,五大投行在华投资的资产质量普遍较优。不过,由于其本身命运的迥异,也给这些股权投资业务带来了冷暖不一的命运。

      雷曼兄弟:直投资产已被托管

      目前来看,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雷曼兄弟在华投资资产的归属。雷曼在华的直接投资不超过5亿美元,2006年以来,雷曼中国先后投资于IT、房地产、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等领域。如,2007年6月,雷曼兄弟与IBM公司以约1.32亿港元购入金蝶国际约7.7%股份,雷曼兄弟因此获得金蝶集团约3.85%股份;2007年11月,雷曼兄弟联合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向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注资1000万美元。此外,其还联合长安私人资本投资超威电源3070万美元、投资奥瑞金制罐,等等。

      “我们打算购买雷曼在华投资项目的股权,因为它们的质量很好。”一位与雷曼联合投资的基金合伙人对本报记者说,“目前野村2.25亿美元购买了雷曼亚洲业务,留下了雷曼的原班人马,但是这不包括在华直投业务,直投部分目前在被托管中。”他还透露,雷曼破产对于被投公司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有好处,因为在现在市场低迷情况下企业不会有被其要求强制回购的压力。而且,目前雷曼对项目的控制还在,董事还在履行职责,变动不会那么快。

      不过,雷曼在华直投资产很可能在这段时间被其他基金瓜分。金蝶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陈登坤此前已表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对金蝶目前的业务发展不会造成实际影响。“去哪儿”网站副总裁戴政近期也向媒体表示,“这笔融资去年就已经一次性到位。我们收到邮件称,雷曼兄弟将被收购,相应股权将过户。”

      美林:已投项目不受影响

      不过,相对于雷曼的悲凉来说,美林的情况就好多了。

      美林在华直投项目有山西联合镁业、爱康国宾、雷士照明等。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林)越早引进商业银行越早走出困境,这对美林是好事,有助于其脱离财务上潜在的风险。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听到美林关于投资方面的任何变化。

      “以不低的收购代价获得了平稳过渡,相信美国银行购买美林是看好了其价值所在。美林在亚洲的直投业务质量不错,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周转,如果资金状况得到缓解,不会抛售在华项目。反而,雷曼兄弟破产后,其在华投资很多可能会出现并购情况。其实,美林投我们的时候,次贷危机已经发生了,但还是坚持投了。目前,只是原来美林派驻的董事江经宇由于正常去职而更换了一名董事,没有其他变故。”张黎刚说。此外,记者从联合镁业方面也没有得到美林投资变动的消息。

      业内一位资深PE人士也对本报记者说,这对美林直投不会有大的影响,尽管公司集团出了问题,但具体方面不会瘫痪掉,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林被收购以后,许多业务还在正常开展,现在裁员不到30%,高级人才没有变动,变的是辅助性部门,比如会计师、分析师等裁减得多,真正做项目的人才还是能够拿到高薪。

      “而且,美林对被投企业在风险控制上反而会更加严格,只是新开展的业务、再融资和扩大投资受影响。已经投的不会受大影响,美林反而会抓好已有业务来获取投资者的信任。”他说。

      贝尔斯登:尚未展开项目

      而最早垮台的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其在华直接投资乏善可陈,只是去年年初曾经与黄光裕旗下的鹏润投资集团达成协议,共同组建一个5亿美元的投资平台,投资方向锁定中国消費品及零售市场,并在去年底聘请原兰馨亚洲董事总经理郭德宏出任掌舵人。不过,记者尚未听到该基金的投资案例。而且郭德宏昨日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其已于上个月转至瑞信任职。

      大摩、高盛:仍有业务开展

      对于大摩和高盛这两家变身为银行控股公司的投行,情况目前看来不算很糟糕。尽管业界一度传闻大摩在华抛售物业,其名下不少楼盘被出售,但是业内人士认为,高盛和大摩在华投资浸淫已久,硕果累累,而且本次只是变身而已,因此在华直投业务不太可能受影响。

      上述PE资深人士也认为,大摩、高盛受到的影响更小,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债券业务与承销业务。因为它们的在华业务大多是偏PRE-IPO的项目,风险较小,项目质量较优。

      颇有意思的是,就在上个月,国内照明龙头企业雷士还获得高盛3700万美元注资。这是迄今为止高盛首次把资金注入国内照明行业。据了解,早在2006年,雷士照明就已经获得了软银的2200万美元投资,后又获美林2000多万美元投资,高盛本次注资是雷士获得的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三笔投资。这一消息似乎在一定程度可以证明高盛在华直投业务元气未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