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的《2008年秋季报告》认为,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2008年-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属于经济增长调整性波动,出现所谓下行拐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报告认为,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增多,但是也具备不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一是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经历了特点各异的多次磨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宏观调控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2003年底以来实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宏观调控思路清晰、决策正确,国家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见事早、动手快,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性在不断增强。
二是物质基础较为雄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奠定了雄厚的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的物质基础。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较好,GDP增速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效益较好,政府有能力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力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三是外汇储备充足。我国现在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截至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8088亿美元,使我们具备了较强的抵御外部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
四是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在过去连续四年粮食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又喜获丰收,继续增产,占全年粮食产量70%左右的秋粮丰收在望。粮食增产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8年秋季报告》预测
GDP:增长10.1%左右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GDP增长率将为10.1%左右。如果2009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5%左右的较快增长。
2008年全年中国GDP将增长10.1%左右,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1.8个百分点。据估算,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50%左右,约拉动GDP增长5.0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53%左右,约拉动GDP增长5.3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3%左右,约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在2008年和2009两年中虽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的区间之内。
CPI:上涨6.5%
2008年CPI将上涨6.5%,2009年CPI将上涨4.5%。
2008年和2009年商品零售价格将分别上涨6.0%和4.0%;投资品价格分别上涨9.4%和5.9%。
2008年,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以及投资品价格上升幅度都将显著高于前几年,在宏观调控作用下,2009年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106660亿元左右;2009年将达到124820亿元左右,2008年和2009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2.8%和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