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特别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投资858亿 贵广铁路开建
    BDI半年跌八成 半数船东陷亏损
    撤单+订单下降 造船业寒冬来临
    油价利率双降
    航空业成本回落
    海关:我国铜精矿
    自给率降至30%
    总投资500亿
    安徽首家核电公司揭牌
    与上海市政府签合作协议
    中石化在沪建炼化一体化项目
    民营油企联手维权 意欲叫板两大集团
    中钢协辟谣:钢企未接受淡水河谷涨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关:我国铜精矿自给率降至30%
    2008年10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于祥明

      ⊙本报记者 于祥明

      

      10月13日,中国海关一份统计报告指出,随着国内铜冶炼能力的提高,上游资源的短缺现象却日益突出,铜资源短缺压力值得关注。我国铜精矿自给率已由1995 年的80%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

      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我国出口未锻造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产品)40.6万吨,价值3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和27.2%。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铜产品月度出口量在4月份达到7.3万吨的峰值后,自5月起开始逐月回落,到7月份降至5.7万吨,同比下降19.9%,环比下降5.7%。与此同时,出口均价一路走高,到7月份达到8494美元/吨,同比增长10.9%,环比增长1%,再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报告指出,随着国内铜冶炼能力的提高,上游资源的短缺现象却日益突出,我国铜精矿自给率已由1995 年的80%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

      “这种情况使拥有国际铜矿资源少数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加工费等方式,变相抬高我国炼铜企业成本,进而推高铜材及其下游产品的价格。而我国在铜冶炼环节利润被挤压的同时,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偿。”报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