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成交创历史天量 白糖大决战一触即发
    几近“腰斩” 国际油价跌破75美元沪油直扑跌停
    能源暴跌
    缘于投机力量全面溃退
    郑商所更新会员服务系统数字证书
    “期货大讲堂”金属分析师培训重庆开班
    糖价走势“命悬”糖协会议
    表现超跌 大豆较玉米比价优势显现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能源暴跌缘于投机力量全面溃退
    2008年10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刘炳宏
      ⊙特约撰稿 刘炳宏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与各国股市大幅下跌,纷纷创出了近几年的新低。节后,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各品种以多个跌停的方式宣泄了长假中积聚的做空动能。对于未来的国际能源市场,投资者该如何看待?

      首先,影响商品价格最根本的因素为供求关系。

      自1986年以来至2003年,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在15至40美元每桶的价格区间内波动,虽然因为海湾战争导致原油价格急剧波动,但整体上还是供求平衡。国际原油价格近几年从二三十美元起步,供求关系是根本原因。2003年以来,利好因素直接导致国际产业资本及对冲基金大量涌入原油期货市场,推高原油期货价格从中获利。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之际,欧佩克各国油气开发量及产油量在利益驱动下不断上升,欧佩克各国的产能水平均有所提高,供求关系的利好因素逐渐转为中性因素。

      其次,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暴涨的最重要因素,是强大的国际资本投机力量。

      仅“长期紧缺的供需问题”又或者说“短期微弱供需不平衡”,不可能导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短期内急剧暴涨,其价格的长期上涨应该是缓慢的。现在通过对国际投机力量的估算,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此次原油价格短期暴涨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后期对冲基金为首的国际资本争相追逐。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投资投机两种力量在2005年至2007年7月有序地进入国际原油市场,但在此之后,总体资金量保持平衡且开始下滑,恰好于2007年7月达到77美元每桶,出现了总资金下滑的分水岭。而在随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一年的油价上涨中,市场内总资金没有出现太大变化,而对冲基金为首的投机力量在其中波动异常,投机基金头寸主要体现在短期的进出频繁中,并且借助一系列地缘政治、天气等因素,大幅炒作推高了原油价格。在总资金力量不济的状态下,投机力量通过波段式炒作的方式,促使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短短一年时间就翻一倍至150美元每桶附近。2008年6月,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与来自美国其他政府部门的专家对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原油市场基本面和投机等因素展开调查,使对冲基金开始大规模撤离该市场,从而导致了2008年7月以后原油期货交易呈现梯次下滑。伴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以投行为代表的投机力量全面溃退,从原油市场乃至商品市场全面撤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终油价从148美元附近下跌至今,已接近50%的下跌幅度。

      再次,国际商品计价方式造就了能源价格调整短期属于大势所趋。

      近几个月以来,由于受到次贷危机影响,国际各国股市、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全线出现暴跌,从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美元指数在近期恰好与国际商品期货价格(原油)走势呈现反向性,这也是大多数国际大宗商品用美元计价的结果,计价特性导致了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商品都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