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唐发电完成35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中国网通短融券上市,融资100亿元,南方航空公告获批发行35亿元短融券。这不是一次偶然的“密集”发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下半年以来,短融券的规模正在加速扩张。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计有207只短融券上市发行,总额为3043.9亿元。51只短融券的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总额为604.7亿元,占今年短融券发行总额近两成。
其中,上半年短融券的发行数量为128只,融资额度为1660.2亿元;下半年至10月9日,新增了77只短融券,融资额度却已达1383.7亿元。进入下半年,短融券规模的扩张速度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每只短融券的融资额度显著增加。
短期融资券是由企业发行的无担保短期本票。在国内,短融券是企业筹措短期(1年以内)资金并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直接融资方式。
业内人士称,相比银行贷款,短融券有融资成本低的优势。今年上市的短融券票面利率大多在4.5%至7%之间,低于同期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同时,银根紧缩的政策环境也迫使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更多地考虑直接融资。发行短融券便成为企业补充短期流动性的一剂良方。
今年发行短融券的企业较多集中在信息技术、电力等行业。下半年以来,融资额度最高的短融券当属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各自发行100亿元。而上半年平均每只短融券的融资额度不超过13亿元。除上述两大巨头外,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大唐发电等多家A股电力上市公司也发行了数额庞大的短融券。
华能国际现状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电力上市公司的困境。由于电煤价格上涨,公司出现大面积亏损。截至上半年,公司净亏损4.7亿元,现金流净额为负27.6亿元,流动性风险已显露。50亿元的短融券堪为雪中送炭。
上述人士表示,弱现金流以及对多元融资结构的追求,极大地推动了短融券在今年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