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实习生 钱艳丽
在上海科技馆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展的布展现场,记者采访了正在布展的旅法艺术家杜震君。作为活跃在国际电子艺术圈的知名艺术家,杜震君曾以他著名的作品“火球”参与了去年的首届上海电子艺术节,因此记者请他比较欧洲的电子艺术节,对上海电子艺术节作了一番评点。
电子艺术节与国力
电子艺术节在西方,高峰期是2000年,2004年后就一直在往下走,中国则是非常有爆发性的,上海电子艺术节从规模来讲是全球少有的
杜震君指出,新媒体艺术还是一个泛称,包括了在西方上世纪下半叶就出现的录像艺术,严格地说是指多媒体艺术,其兴起在西方大概有20多年,类似上海电子艺术节这样的大型活动,在西方差不多也有20多年的历史,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
他认为上海电子艺术节前途无量,第一届的兴办好比是一个奇迹,而第二届相比第一届则规模更大。这个发展速度可能与中国国力国情的实力迅速崛起挂钩。电子艺术节很热闹,但需要大量的投入,在这方面他觉得西方在往下走:高峰期是在2000年,之后到2004年还算平稳,2004年后就一直在下降。而在中国,这是非常有爆发性的,从规模上讲,上海电子艺术节是全球少有的大规模展览。
他指出,西方的现状和新媒体泡沫经济有关,20世纪末官方很看重新媒体,官方资助和国家拨款很多,新媒体泡沫经济破灭后,很多电子艺术节难以为继。例如德国的ZKM是当时最大的,资金雄厚、机构齐全、空间特别大,但是今天基本成了一个空壳,只能做普通的展览了,不能再做新媒体作品了。
电子艺术的技术与艺术
电子艺术需要硬件的支撑和软件的环境,技术含量很高,因此就会产生技术和艺术的平衡问题
杜震君认为,林茨本身有一批做学术技术的团队,技术人员是独立存在的,可以跟艺术家合作,探讨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可能性。那里的作品技术含量太高,很多当代艺术界和录像艺术圈的人都不承认那是艺术,认为只不过是一个管理的游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类似的现象在西方非常多,有人认为这并不是艺术的展览。
他说,其实林茨很强调学术背景,每年都有学术讨论,全世界跟多媒体有关的学术界几乎都或多或少和他们有联络。相对来说,上海只能说是有个电子艺术节的活动,虽然规模很大,但还没有学术背景,这个还需要很久才能改变。此外,电子艺术节还需要大众性。在这里既能看到非常前卫的好作品,也能看到非常大众化的作品,后者就不能用前者的标准去评价,品位上肯定是比较通俗的,从学术角度来讲,它的层次当然不如当代艺术,但影响面更广泛。
电子艺术节与商业
西方是从商业到艺术,把商业技术转化为新媒体艺术;中国正相反,是从艺术到商业,致力于发掘新媒体艺术中隐含的商机。西方的路子可能会走向破产,但思路永远是第一流的;而中国可能会在商业上成功,但和艺术创意、学术贡献无关
杜震君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把商业技术转化为艺术,大公司免费向艺术家提供技术,或者是出钱与艺术家合作想把它们公司的品格提高。中国则相反,试图在新媒体艺术中发现商业机会。这种想法也许是条最现实的路,但是永远不会产生第一流的思想。西方的公司可能会破产,但其思路却是第一流的。在中国,有展览,有资金,电子艺术将来可能产业化而不是学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