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8 年 10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坚持“四稳” 熬过严冬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救市举措要有持续性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8年10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1802点何以名存实亡

      李志林(忠言)

      “9·18”下探1802点后,推出了三大救市政策,一度令市场极为振奋。但仅隔了一个月,股指几乎打回原地。人们不禁要问,1802点何以名存实亡?

      为何近期推出的各项利好都无法激起市场做多的兴趣,反而成为出货的良机?为什么目前相当多的股票市盈率在10倍以下甚至只有3至5倍,跌势依然不止?为什么数据表明目前大小非减持数量很少而市场仍认为大小非问题是下跌的主要原因和救市能否成功的关键?

      原因在于,数量大于流通股3倍、成本只有现流通股1/5或1/10的大小非打乱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估值体系、市场秩序、心理底线和对未来的预期,使所有的投资分析方法都失效。老的大小非尚未减持多少,新增的大小非数量更多,它们像“堰塞湖”那样悬在市场的头上。到2009年年底大小非大部解禁后,中国股市流通市值将扩大两倍,再加上新股扩容,股价必将“塌方”

      一大失误是过于迷信“全流通”的优越性,认为这才是市场化、国际化,而没有将大小非尤其是大非转为只靠分红利永不在市场抛售的优先股。反观“全流通”的美欧股市,优先股占了很大的比例,本周布什总统下令用2500亿美元购买美国银行股的优先股,欧洲各国也纷纷效仿,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欧美股市正在将银行“国有化”,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股市却在热衷于市场化,将国有化变为 “民有化”。只要大小非问题不解决,大机构就只想做反弹、博差价,而不敢大胆建仓做行情,甚至齐心协力地对倒,将股价往下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仓而不敢买股票。这样,股市只有反弹而无反转之机会。

      自“9·19”以来,市场以指数涨停板形式着实兴奋了一阵。但一个月来的事实表明,救市的作用仅限于托大盘股、托1800点底部,中石油、工行两只最大的权重股成了护盘资金的最大砝码,顽强防守、逆势拉升,造成指数失真,大部分股票在2000点时却跌破1802点的价位,“9·19”救市已名存实亡。

      为什么经济、金融、资本市场稳定、金融体系安全良好的中国,股市跌幅却列世界第一,广大投资者财富均打了2—3折?原因就在于对股市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救股市就等于救经济、救信心、救信用、救公信力,因而在救跌幅70%的股市时的力度远比不上救连年暴涨、基本上没有什么下跌的房市。中国的救市远比不上美欧各国政府向资本市场直接注资的力度,唯中国至今未向资本市场注资,尚未设立平准基金入市,尚未组织基金协同救市,不能以连续的逐步升级的利好营造市场的赚钱效应,遂使“9·19”救市与“4·24”3000点救市、2566点救市一样,再次以失败告终。

      在我看来,离开了大小非问题和平准基金两大核心问题,其他所有的救市政策(包括融资融券)都是隔靴搔痒、徒劳无益的。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加强内需经济需要股市尽快转好

      陆水旗(阿琪)

      为应对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诸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惜以走社会主义国有化的路子,以资金不封顶注入的方法来尽一切能量救市,把政府救市的手段运用到极致。相比之下,我们虽然也运用了降息、降税、动员回购等政策性举措,但这些举措更多带有市场化属性,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明显。救市举措能量的不同,维稳方法性质的不同,是最近欧美市场大幅反弹而A股市场疲弱依旧的原因所在。

      A股市场积弱的另一个原因是,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在即,三季度的公司报表正在陆续披露。基于同比与环比基数的原因、三季度原材料成本仍高居但销售形势已滑落的原因、宏观调控刚刚松动在微观面还未起效等原因,不少专业机构也据此再度调低经济增长预期和公司盈利预期,从而使得市场在外部危机、差劲数据、预期降低的多重冲击波下达到信心的谷底,进而使行情在危机最剧烈的时刻、信心最低落的时刻、数据最差劲的时刻再次探底。

      现在的形势是,欧美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经济衰退的信心危机,我国宏调政策已迅速转向全方位地服务于“保增长”,经济重心正极力向内需经济转移。这带来的一个新命题是:我国早已过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道而驶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兴衰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在股市融资功能搁浅、投资功能丧失的情形下,若要提振内需经济,股市不好怎么行?

      提振内需经济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投资规模,二是刺激内需消费。加大投资规模的前提是增大融资规模与拓展融资渠道,除了放松货币控制和增加信贷规模之外,股市直接融资渠道是否顺畅是至为关键的。目前的情况是,34家已过会公司发不出,178家已确定了增发价的待增发公司跌破了拟定增发价。显然,股市好不起来,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可能畅通,并且还会造成“不能融资就减持大小非套现”的恶性循环,形成虚拟资本转化不了实体资本,导致出现双输的局面。

      今年6月底行情跌到3000点附近时,某著名国际投行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作出测算:A股50%的跌幅使投资者损失了相当于年收入76%的名义财富,降低了城镇居民消费2.2个百分点,使得全国居民消费增长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并造成GDP增速下降了0.5个百分点。目前指数已跌到2000点以下,这对社会消费的折损不是减法而应是乘数效应。被股市消灭财富的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在6124点一周年时,沪深两市流通市值蒸发了10万亿,假如其中有30%能转化为社会的购买力,就能占2007年GDP总量的12%,超过了2007年GDP的同比增长额。

      因此,要提振内需经济,必须要让股市好起来!在欧美金融危机已开始演变为经济危机之际,在我国经济重心向内需经济转移之际,十分有必要在当前的非常时期通过更有力、更有效、更直接的非常规政策来恢复股市的活力,恢复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恢复股市的财富效应,让“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作为提振内需经济的重要手段。A股市场本来就有着政策市的“光荣传统”,在当前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市场高度关注也高度期待更有力的利好政策。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美国投资者:从担心金融到担心经济

      桂浩明

      10月的第三周,美国股市出现了极大的震荡。周初,受美国政府联手欧盟等进一步加大救市力度消息的刺激,股市大幅上涨,但好景不长,次日股市就开始回落,周三更是暴跌,周四仍上蹿下跳、宽幅震荡。就总体走势来说,仍然没有摆脱下行的压力。

      美国股市这次大跌始于9月份,当时一批大型金融机构因财务状况恶化或申请破产或被收购,由此引发的金融海啸极大地震撼了华尔街的投资者,人们在惊恐之余纷纷卖出股票。10月初,虽然政府出台了规模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政策,但似乎仍然难以让投资者放心。因为搞不清楚金融机构的坏账到底有多少,还有几家会在未来的风波中倒下,因此大家对股市仍然没有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后来美国政府又强化了救市政策,包括购买金融机构的股权、对商业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以及准备无限度地注入流动性等,应该说,这些措施的推出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投资者的担忧,化解金融机构不断破产的危机,恢复并提高其经营能力。本周一股市大规模反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股市的走势除了与金融形势相关,更受制于经济状况,现在投资者对于美国金融形势的担忧似乎可以减轻一点了,对于美国经济状况的担忧却在增加。长期以来,支撑美国经济的最大动力是居民消费,一场金融危机袭来,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都大幅下跌,房价等更是在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就开始回落,这必然导致美国居民的资产大幅缩水,不能不降低消费。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减速,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下降成为普遍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失业人数增加,进一步对消费构成了压力。如果说在金融大风暴中,人们对GDP增速的放慢还不觉得什么,但在风暴稍停的时候,不能不感受到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压力。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的实体经济正受到金融危机的侵蚀,著名的费城制造业指数也在明显下跌。当人们正视这些不良的经济信号时,那种对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幻想自然也就破灭了。更何况,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赎极大地消耗了国家的实力,其长期的市场效果究竟怎样,现在还很难说。因此,现在美国的投资者担心的不仅是金融系统会否再出什么问题,而且是实体经济会遇到多大的麻烦。金融系统有问题,多注入点资金可以缓解,实体经济出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现在,美国股市上的金融股大多已跌得面目全非,但有些大型工商企业的股票跌得还不多,它们会明显受制于实体经济的下滑。从这个角度看,现在人们关注美国股市不能仅仅是看它的金融形势与救市政策的影响,还要看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跌势蔓延 再盼援手

      文兴

      股指从6124点跌下来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是投资者资产缩水、社会财富灰飞烟灭的一年。

      本周四A股市场以再度大跌来纪念6124点,1900点大关岌岌可危,“9·19”救市成果几乎荡然无存,稳定资本市场的目标面临严峻的挑战。“9·19”救市曾被绝大多数投资者寄予厚望,大盘曾经出现了令人振奋的井喷,但井喷后市场激情很快冷却。按理说,这么多的利好集中出台,放在别的场合肯定会带来持续的影响,但没想到在一年大跌70%的背景下,反弹仅仅维持了15个交易日。政策“下药”之重与“疗效”之差不成比例,反过来也能说明股市“病情”之严重。

      在等待后续救市措施出台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投资者相互影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对预期反应过度的元凶是对信息选择性失明和信息的放大作用,如在今年股市暴跌中,人们习惯性地不断寻找下跌的原因,进入下跌—找原因—进一步下跌—再找原因……的恶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媒体和身边的人都在寻找利空因素来解释下跌。这是不应出现的现象。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2007年8月,一位朋友到美国的康奈尔大学访问半年,他发现当地的物价怎么这么低,他是租房的,房东并不富裕,但房东过日子并不节俭,因为超市里的商品都很便宜。这位中国朋友计算了超市商品的价格和房东的年收入,经过一番比较,发觉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与北京市民相当,但物价比北京更便宜。

      朋友总结出一点,在美国,昂贵的东西或服务一定是非贸易的,而大量生活必需品都是可贸易的,进口的东西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市场竞争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世界,美国消费者拿着美元可以买到全世界任何角落生产的最便宜的东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那就是美国人工费用的下降和他国人工费用的上升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不可调和的问题与矛盾。

      有些朋友纪念6124点一周年其实是在总结经验与教训,明白了什么叫经济全球化——美国在自救时希望别人帮它一把,尤其是中国。当然,如果美国经济能度过难关,我们的股市也应该牛一把吧。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先把自己的A股市场搞好

      王利敏

      美国金融海啸让全球股市动荡不安,也让人们对全球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忐忑不安。在这乱云飞渡之际,全球的目光转向了中国,因为中国是最有可能率先冲出重围的国家,当世界经济引擎中的一极——美国出毛病的时候,人们自然更愿意看到世界经济引擎的另一极——中国能继续稳定运行。所以,我国领导人近期提出的“最重要是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的观点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目前情况下,中国“自己的事情”就是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资本市场(包括股市)被提到如此高的位置无疑是广大投资者的幸运。然而,自10月以来周边股市持续暴跌之际,A股市场虽然最初表现出抗跌性,本周却让人大失所望。受各国政府救市举措的影响,全球股市本周初同时出现井喷行情,单日涨幅多数在10%以上,且次日继续上涨,但沪市仅仅在周一上涨了3.64%后,次日便高开低走,大跌2.71%,出现了“全球井喷,A股独跌”的尴尬局面。周四在隔夜美股大幅回落7.87%的影响下暴跌4.24%。当周五传来隔夜美股再度暴涨4.68%消息后,在中石油等权重股拉升的情况下,大盘仅仅小涨1.08%。虽然周边股市在大涨后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本周总体还是上涨了不少,本周沪深股市则分别下跌了3.49%和2.75%。

      按理说,作为一个此轮调整已经暴跌了70%以上、本月初已经略现强势的市场,当周边市场井喷时,A股市场理应更加强势,但人们丝毫没有看到这种表现,看到的是全球股市井喷、A股市场不涨反跌的弱势局面。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与周边股市相比,A股市场无论从救市的力度,还是持续度方面都有差距。当单靠美国本身的努力尚不能制止股市暴跌势头时,又邀请7国政要、20国财长联手救市。从持续度看,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和财政部连出狠招,一招不行,再出一招,本周终于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井喷。当周三大盘出现7.87%的大幅回落后,美联储又发出月末将降息的信息,以致周四美股再度大涨4.68%。

      A股市场在救市和治市方面虽然作了不少努力,但毕竟力度不够。一是没有类似限空令那样的狠招;二是救市缺少持续性,例如为解决大小非问题曾经出了个“可换债”方案,但至今不见提起,汇金公司在各买了200万股工中建行股票后不见了下文,市场热切期待的回购久久没有出现,这无疑让投资者忐忑不安。

      我国经济全球领先,又没有类似欧美某些银行那样的金融风险,救市的难度大大小于其他国家,理应最有机会率先冲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围。如果我们切切实实把稳定资本市场作为“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一部分,A股市场走出低迷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