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面临的大挑战
⊙本报记者 唐雪来
博时基金日前发布的最新投资策略报告指出,产能过剩与退出是中国未来几年在经济层面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博时基金认为,目前中国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2002年以来的产能扩张规模过于庞大,导致目前全社会的产能出现了明显的过剩。中国经济于1997年以后进入通货紧缩,当时谈论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产能过剩。但现在看来,上轮经济过热中产能过剩的情况其实并不严重,事实上,随着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重新快速增长,产能严重不足的矛盾迅速凸显。相比1990年代的那一轮周期,中国在2002年以后的新增产能明显庞大许多。而2002年以来的产能扩张则更多的是基于实体经济真实的需求和高额的投资回报,并在此后长达6年的扩张周期中形成了扩产与盈利的正向反馈。
基于以上看法,博时基金做出如下判断:1、国内企业的杠杆率较低,负债风险较小,并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息或红利支付能力。由于此前高速的盈利增长,本轮周期中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远远好于上一轮;虽然企业今后资产的盈利能力会下降,但由于投资的真实性,从现金流的角度仍将保持较强的利息甚至红利支付能力。2、国内银行体系的风险较小。今后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不是坏账率的失控,而是收入增速的快速下滑。3、今后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大幅下滑,本轮产能调整将较上一轮更为痛苦,过多的产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退出。未来两年内,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4、经济刺激政策作用有限,若处理不当,中国经济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由于大量的产能需要退出,导致中间需求的萎缩,并且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亦将有限;若货币政策不能及时放松,经济有快速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
对于下一阶段的整体形势,博时基金预测:1、产能的整合、调整和退出是未来经济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会看到一批企业关停并转,这点在以浙江广东为代表的出口型中、小企业中已经开始显现。2、以地方为单位的大规模出口制造业的竞争是中国19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但目前来看,这一模式正在或将要发生一些改变。博时基金认为,这是一个两步走的过程,首先应该是产能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即产业整合,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削减过多的产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竞争;下一步则是产业升级,在规模做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更多创造性的内容。
在这样的调整背景下,博时基金阐述其下一阶段投资的基本思路,即寻找未来需求增长前景平稳,或估值折价足够大并能有较好分红收益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