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
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基调
在过去的一年内,中国接连遇到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农业安全面临挑战;世界经济金融环境面临严重危机,外向型经济难以为继;资源价格暴涨,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面临发展瓶颈的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的道路的整体反思,并且定下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基调——从原来以农补工转变为以工补农;从重视投资和工业转变为重视消费和农村;农村改革正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我们的观点是基于以下的三点理由:
一,此次会议是第一次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说法。这是第一次把三农问题提到如此的高度。我们认为这句表述已经很明确了党中央现在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三农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二,会议是第一次把农村改革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提出。我们查阅了过去五年间关于三农问题的五份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讲的是农民增收;2005年讲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2006年和2007年讲的都是新农村建设,但是差别是2006年的一号文件除了对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经济、物质基础提出了要求以外,还提出了体制保障以及对乡村治理的要求,但是当时的一些意见在2007年就没有再次提到。所有的一号文件都着重谈了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某一方面,但是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这是第一次。
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
未来农村改革三个特点
基于我们对于十七届三中全会定下了未来十年农村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基调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农村改革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长期化:我们非常反对认为三中全会没有出台实质性措施的观点,这是相当短视的。三农问题本来就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当然也不能指望在一夜之间就全盘解决。鉴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不认为改革政策在一两年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农村改革会对许多行业的发展路径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政策谨慎化:我们在会议召开之前就判断不会出台任何激进的政策。比如党中央在土地问题上鼓励的是农民能够用多种方式使用益物权能够持续地产生财产性收入(如承包经营权合资入股),而不是一夜之间让所有的土地使用权都开始自由流转。我们认为,未来改革政策的两个根本出发点是保障农民利益和保障农业安全。谨慎地推行改革才能够达到这两个目的。
三,政策前景广阔:我们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许多隐性的问题,比如粮食流通体制,又如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有局限的参与主体,未来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轮改革的方向。对于这其中蕴含的商业机会,我们认为可以类比三十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投资应该把握三条主线
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我们认为可以把握三条主线:
一,消费主线。当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柱的主要类别分别是食品,娱乐文化教育,通信和医疗。由于农民目前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非常低,因此即使到2020年人均纯收入翻倍之后我们预期消费结构相对现在的结构仍然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我们看好这几个行业在中期的前景。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主线。我们认为适度的规模化经营会是未来改革政策中比较鼓励的一个方向,有利于充分利用抛荒耕地(我们看到的数字是在全国不同样本地区抛荒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6%-10%),并减少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在这样的前提下,农业机械显然是长期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农药化肥行业也会因为耕种面积增加而获得持续增长的机会。再有就是农业保险会因为规模经营避险需要而产生需求。
三,上游整合主线。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上只能处于最低级的分散耕种环节的现状,在未来必然会因为农业合作组织的崛起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认为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释放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地位),农业产业链最上游端的议价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产品加工行业从长期来看竞争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积极寻求与上游合作(比如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和农民建立合资农业开发公司)的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未来会逐渐体现成本优势。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于十七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行业影响是持一个中长期观点的。我们并不认为会议在短期对市场会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对于一个理性的长期投资者,现在是一个细心发掘潜在长期投资品种的最好时机。
(执笔 张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