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羚锐股份发布公告称,马应龙于9月10日至10月17日,以4.14元—6.20元的价格购入羚锐股份公司股票10,036,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举牌动作浮出水面,为一个多月以来羚锐股份在二级市场上涨超过50%的优异表现揭开了答案。这也是本月继商业城和渤海物流后的又一举牌案例。产业资本向二级市场频频出手,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价值低估 并购引力提升
市场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下跌,累计最大跌幅超过70%,这在全球股票市场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在如此惨烈的下跌过程中,很多个股跌幅更是超过了指数。一些个股的市盈率已经接近或创出了历史新低,股价接近或低于净资产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不少公司的收购成本已明显低于重置成本。这无疑为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创造了难得的买进机会。
股神巴菲特有句言,“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当你所钟情的好公司因某个阶段出现不影响公司长期成长的“坏消息”而股价出现大幅下跌之际,就是价值投资者大显身手之时。事实上,国际资本已经出手,从以前的凯雷试图并购徐工,法国SEB试图获得苏泊尔控股权,新桥试图投资入主深发展,到近期的可口可乐“溢价近3倍”收购汇源、百仕通(即黑石集团)入股蓝星集团都可以看出,外资对中国的资产觊觎已久。在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的今天,国内外产业资本并购上市公司的大戏有望持续上演。
政策支持 并购机会显现
为阻止市场的非理性下跌,管理层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来稳定市场,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增持或回购股份,来保证控股权并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发布的大股东“自由增持”新规后,上市公司增持潮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实施增持的公司已经超过100家,说明部分产业资本对目前的金融资本价格已十分认同。而央行重启中期票据发行以支持上市公司回购的方案也已推出,比增持更有意义的回购将就此展开。这些规定虽然是针对上市公司的,但对非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直接进入市场也是一个促进。
另外,由于市场的持续低迷,IPO实际上已停止,对急于上市的公司来说,等待IPO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按照目前的股价收购,其借壳的成本甚至可能会低于IPO的成本。比如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和前期最低价计算,收购羚锐股份仅需要不足7600万的现金,成为拥有大量隐蔽资产的商业城的大股东只需要1亿元,而如果通过IPO,其成本也不一定比这个低。
并购潜力值得仔细挖掘
二级市场上,举牌带来的赚钱效应,一般都会得到资金的极力追捧。从以前的延中实业(现方正科技)、丽珠集团到今年的国通管业,以及目前的羚锐股份等无不如此,上市公司的并购潜力值得仔细挖掘。那些处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是所处行业或子行业龙头、拥有不可再生资源、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隐蔽资产丰厚的公司将成为被产业资本并购或回购的主要目标。另外,从财务状况看,资产负债率较低、市盈率市净率双低、坏账准备提取充分;从股本结构看,其股权结构分散,最好第一大股东持股在20%以下,这样并购、增持或回购的空间较大,而且还不会触发要约收购,更易于产业资本运作。如果某家公司出现在以上条件的“交集”中,其潜在并购价值将十分巨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可谓投资投机两相宜的品种。按照上述原则,像火箭股份、威孚高科、金地集团、兴发集团、南京医药、金宇集团等品种就值得长期跟踪。事实上,近期已经有美菱电器、旭光股份、海泰发展、渝万里等持股比例不足30%的大股东加大了增持力度,而对于类似的公司而言,为保证控股权不会旁落,回购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回购、举牌不会是普遍现象。在部分大小非仍在不计成本地减持的今天,个别上市公司被举牌的目的也值得玩味,不排除其中有个别案例可能只是“大小非”为了套现而营造的假象,对此投资者应留意。但无论如何,目前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被低估甚至严重低估已是事实,上市公司并购所产生的机会开始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