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时事海外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期货
  • A3:货币债券
  • A4:钱沿
  • A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房地产市场
    平民化时代正在到来
    投资银行:明天到底往哪里去
    农村土地改革的
    财政金融视角
    扩大内需,
    政策还有较大潜力和弹性
    金融创新当务之急是研究美国教训
    乌克兰人抢购黄金避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银行:明天到底往哪里去
    2008年10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二飞
      刘二飞
      上证观察家

      投资银行这个功能是经济上必要的,而投行最不愿意被商业银行监管,整个投行都希望自律。危机之后,最大的教训是得控制好整个风险管控系统,资产负债表要萎缩,杠杆比例要降低,薪酬机制确实需要改变,全球统一协调,限制工资,这是有可能性的,关键是利益形成一致。

      这些我天很郁闷,因为昨天我们这些投资银行的人还是市场上的英雄,今天不仅成为“狗熊”,还被称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罪魁祸首。今天就想把我20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我对投行的看法和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帮我做个判断,共同展望一下投资银行的明天,看看究竟是辉煌还是暗淡?

      投资银行实际上是从19世纪的欧洲开始的,他们当时叫商人银行。到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有了投资银行,当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是混起来的,就是所谓混业经营,也有的投资银行规模小,只专注做投资银行的业务,但是它在法律上可以做商业银行业务。美国投资银行突然兴起,原来默默无闻的一些人,突然变得在国际经济和国际资本市场举足若重,主要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兴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投资银行发展迅猛提速,2006年、2007年,到了鼎盛时期,原来一家投资银行有几百人,几千人,这时候已经发展到几万人,还有的将近十万人。从地域上来讲,原来的投资银行都是美国区域性的银行,现在变成了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几十个国家都有分公司的银行。到2007年次贷危机刚爆发之前,大的主要投资银行每年的盈利能力已经达到了50亿至100亿美元。再从形态上讲,1984年时除了美林以外,其他银行都不是上市公司,后来为了逐渐扩大规模,都成了上市公司。

      从产品上来讲,投行原来的产品非常简单,就是上市,企业的发股,发债,兼上一点财务顾问。现在它的产品就非常多元化,光债券就有几十种。投资银行的影响力也大大地加强了。90年代以后,投行一把手往往离休之后到美国政府,还有没有退休就到美国政府去的,华尔街的声音在华盛顿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华盛顿越来越依靠华尔街,特别是在每四年的总统竞选的时候。华尔街的声音,以及华尔街的捐款,都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辉煌鼎盛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风险,这个风险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业务模型的变化,原来投资银行不投资,不贷款,也不吸收存款,等到2006年的时候,投资银行既投资也贷款,也吸收存款,它的业务模型就是由一个中介变成了一个当事人。为了满足新的增长点新的盈利点,就会用不断地金融创新等等方式找新的业务,比如次贷。

      巴菲特在2002年就说过,房贷创造出来的衍生工具就是大规模的金融杀伤武器,相当于原子弹一样,在金融市场上,早晚一天会爆发,一旦爆发后果很严重。

      实际上在投行内部,在最鼎盛时,隐约有一种感觉,这样的业务模型是不是可以持续,是不是冒太大的风险?但是,投资银行所有历史数据的计算机的财务模型都讲,只要系统性风险发生,我们的风险是可控的。而系统风险是归监管部门监管。

      我从1984年到投行以后,至少经历过五、六次危机,但是没有一次有现在这么严重。

      今天,美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的区别了,就是整体的银行,大银行,都基本上半国有化了,在美林、高盛工作的人都是美国国企的职工。

      实际上投行最不愿意被商业银行监管,整个投行的行业都希望自律,但是由于政府、国会,老百姓都觉得这次金融危机是缺少监管造成的,而且由于高盛和摩根已经得到所有商业银行该得到的好处,所以他们两家主动去顺应了形势,转变成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这个功能是经济上必要的,现有的投行,高盛、摩根、美林,会不会还有昔日的辉煌,我觉得很难说。但是金融的行业辉煌还是有的。

      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之后,肯定要反思,就是说我自己要重新看一看自己的历史数据和财务模型,在突发性系统实现的时候,是不是杠杆比例太高了,是不是整个风险管控系统出问题。雷曼兄弟的福尔德说,这是系统的风险,他一点责任没有,我不同意他的这种观点,投资银行肯定有责任,这次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把自己的风险管控好。我估计,资产负债表要萎缩,杠杆比例要降低,同时高管的工资回报可能要降下来。

      职业道德问题往往是跟薪酬机制联系起来的。美国国会议员质问雷曼总经理,把公司做倒闭了,你赚了五亿美金,觉得公平吗?投资银行确实工资比较高,而且赚钱时,大家分,赔钱算股东的。唯一不是这样的,是巴菲特,他非常不喜欢这种模式,永远不会投资这些公司。比尔·盖茨也是。但是这毕竟是少数。能要求所有美国的投资银行都像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样吗?所以,投资银行的薪酬机制确实需要改变,让它的利益和业绩进一步挂钩。全球统一协调,限制他们工资,这是有可能性的,关键是利益形成一致。

      洛希尔在英国曾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银行家族,今天在欧洲兼并市场还有很多他们的财务顾问,但已经不能跟美林、高盛、花旗这些银行齐名而提了。为什么?因为19世纪末他们觉得美国成不了气候,没有进军美国,结果被历史边缘化了。今天在美国,在华尔街都渐渐有了一个共识,如果美国华尔街的银行不进入中国的话,50年以后,或者若干年以后,这些银行就会像洛希尔一样,不再是世界第一流的银行。现在金融危机发作得这么厉害,可无论摩根还是高盛,对于中国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哪怕是砸锅卖铁,从别的市场退出来,他们也要进入中国这个市场。

      或许,在中国创造出一个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作者系美林亚太有限公司中国区主席、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