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金融·证券
  • 10:时事国内
  • 11:观点评论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价值报告
  • A3:基金
  • A4:期货·债券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债券
    跌停“魅影”再袭期市 工业品首当其冲
    一个信号
    沪锌跌破万点关口 有色金属泡沫破灭?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今日发行200亿央票
    投机溢价消退 商品熊市难言底
    铜需求依然疲弱
    长债冷短债热
    调整中债市出现分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机溢价消退 商品熊市难言底
    2008年10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王伟波
      ⊙特约撰稿 王伟波

      

      周三国内商品再度暴跌。结束强劲反弹之后,市场继续沿阻力最小的路线前进。度过国庆长假之后的两周时间,市场好像已经遗忘连续跌停的暴跌走势对多头所带来的伤害。进入本周后,抄底的冲动再度在牛市远去的商品市场进行。周一周二,不少品种甚至不断出现涨停,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大连大豆,竟然出现连续涨停的走势,但这种强劲回升仅仅熊市中的反弹行情而已。周三市场再度弥漫着熊市氛围。

      在恐慌性的抛售之后,市场再度呈现出大行情爆发时所特有的焦躁情绪,市场流动资金不断涌现出抄底的热情。某些品种天量成交的背后,也是商品期货市场在完成牛熊转换之后,短线游资所表现出来的抵触情绪。大豆、糖最能吸引资金进行炒作,每天的巨量成交,恐怕仅仅是炒手的炒作而已,实际上对行情后市的指导意义并不大;而其他基本金属与农产品,也同样走出成交活跃的行情。成交的活跃并不代表市场转暖,趋势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价格的自我发现过程,而非人为炒作就能改变。

      宏观面上本周出台重要数据,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的GDP为201631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这是2003年前三季度以来,GDP增速首次回落至10%以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同中国自身经济周期性下滑相叠加,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速或将继续放缓。

      前三季度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市场有一种预期:如果外部经济情况继续恶化,明年外贸对经济的拉动贡献可能降低至零。

      商品市场本周大跌之后的回升,或许提供了一个前期错过抛售机会后的新卖出信号。诸如天然橡胶暴跌之后,竟然出现连续两个涨停的强劲反弹走势,而运行于主跌浪的铜价也同样表现如此,目前正以急速的方向向下突破,一般的投资者很难跟上市场目前的步伐。

      自上周以来,很多品种在经过连续的暴跌之后,开始出现在抄底买盘积极介入下的活跃行情,涨跌停频频闪现。在目前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腰斩的背景下,要想吸引新的资金入市炒作看来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国际市场,大量对冲基金(包括指数基金)开始离场,商品作为一项投资的意义正在逐渐淡化。

      对于大宗商品的走势,笔者继续持有空头思路,前期笔者一直强调天然橡胶后市下跌空间巨大,当时主要的判断依据是20000以上的胶价已经具有一定的泡沫,在产区成本仅仅维持12000元/吨的时候,25000元以上的胶价绝对值得抛售。如果你为错过这一次机会而烦恼,不妨看看豆油、铜、铝的走势,哪一个不是运行明显的单边趋势。基本金属锌价跌破万元大关,是一个绝对长期利空的影响。锌作为基本金属能够跌破万元大关,可见市场的疲软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思维空间。

      国内商品市场很多品种均已经腰斩,包括铜、锌、铝、天胶、油脂以及豆类期货。国家收储政策的推动,无疑给多头以发动行情的信心,然而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全球宏观环境的逐渐恶化,金融危机正在逐渐向实体传导,大宗商品尤其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将面临一个需求逐渐降低的过程,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商品暴跌的背后,实际也是这几年由于流动性泛滥对商品进行炒作所形成的投机溢价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