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时事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圆桌
  • 8: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广告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法律服务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私募
  • B7:基金·海外
  • B8:基金·专版
  • B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0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投资大师谈中国
    基金分红小常识
    合理资产配置——选好篮子,分好蛋
    配置基金组合降低投资风险
    该对手上的基金说拜拜了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大师谈中国
    2008年10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友邦华泰基金供稿
      ⊙友邦华泰基金供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众多投资大师的最新言论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的字眼。对已经历了三十年快速发展、面临更多机会和挑战的2008中国,他们是怎么看的呢?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有意思的启示。

      巴菲特(2008年8月22日接受CNBC采访):“我大约一年前去过中国。我上次去中国是在1995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国家能在12 年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当你想到这个国家有多大以及他所取得的变化时,这就变得更加明显。在奥运会之前,我就十分看好中国。的确,他们在奥运会期间的表现真是不可思议。……在环境适合的时候,你会看到我们在那里进行大规模投资。如果接下来几年我在那里(中国)什么也没干,我会非常吃惊。”索罗斯(2008年4月5-9日,接受FT和《财富时报》记者采访):“我看到了(中国)很多正面的发展,我也看到了产生资产泡沫的可能。总体来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化的巨大受益者。它的增长很快,中国的企业在结构上正在发生快速的重组,中国在相对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方面都增长很快,不仅在亚洲,还有非洲、拉丁美洲。但对中国自身的利益而言,恐怕太快了。这对中国自身的治理方式以及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接受程度都是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个非常危险同时却也非常有希望的过程。”

      彼得林奇(2008年接受第608期《今周刊》专访):“我对中国没有深入研究,不过我知道他们的GNP达到8%或9%。在我的标准看来,一个国家的GNP若是比其他国家高出二到三倍,就可说是拥有强健的生产力,或许就是值得投资、有机会赚到钱的国家。

      虽然我认为某些国家有赚钱机会,但不该我赚的,我就不会去赚。基本上,我不会花时间去研究印度或是中国、韩国的股票,因为光在美国,就有五千家企业够我花时间去研究了!”

      罗杰斯(2008年在温哥华接受采访):“无论如何,我还是看好中国。我还没卖出任何一支中国股票。你知道,在2008年卖出中国股票,就如同在1908年卖出美国股票一样。即使是股票市场再下跌40%,那又怎么样!回溯100年的历史,那些在1908年买入股票的人,经历了1928年的辉煌,即使在1938年的大萧条期间,其结果也比在1908年卖掉股票好。”

      在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彼得林奇四位大师中,罗杰斯措辞最直接,态度最鲜明。而巴菲特和索罗斯,则是两个知识圆通的智者,他们的措辞都经过了严密的斟酌,对他们的话的“度”的把握值得每个投资者认真体会。

      彼得林奇则给了我们另外的启示,那就是,每个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但每个人也应该在知识上作好充分准备后再开始投资,“不该我赚的,我就不会去赚”,对大师是这样,对我们每个人,更应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