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时事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证券
  • 7:圆桌
  • 8: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广告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法律服务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私募
  • B7:基金·海外
  • B8:基金·专版
  • B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0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时事
    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与会人士认为 中国证券市场“危”中有“机”
    中国农村破解“小岗式缺血”难题
    商务部:确保明年
    纺织品出口稳定增长
    我国将研究开征环境税
    高善文:三方面压力
    造成中国经济减速
    房贷新政今起执行 银行“压单”静待细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农村破解“小岗式缺血”难题
    2008年10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国兆 李娟
      本报记者 蔡国兆 摄
      来自经济规律和现实经济需求的两股力量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加速度”,中国中西部乡村存在的“小岗式缺血”正在得到治疗。

      在经济连续十余年实现超高速发展后,受累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1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沿海地区的一些省份也出现了企业倒闭的现象。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中国宣布了农村改革的再出发。

      ⊙本报记者 蔡国兆 李娟

      “小岗式缺血”呼唤农村“造血”机制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的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华等18个农民在一张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了红手印。正是这份“秘密协议”开启了中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1979年,小岗生产队喜获丰收,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一年就越过了“温饱线”。在此后的三十年时间里,小岗从生产队变成了村,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提高,但这个地方始终没有跨进“富裕门”,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各级政府对村庄发展的支持每年都有不少,小岗缘何“一年越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小岗村村民对此的认识是:村子患上了“缺血症”。当地人说,在小岗,中国中西部农村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创业缺乏金融支持、劳动力外流等现象均有体现。

      “我现在帮上海一家公司管理养猪场,有技术,也有能力。要是能贷到50万元,自己就能办个养猪场。”小岗村村民严金昌说。严金昌也是当年摁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但他也没能从金融机构筹到足够的创业资金。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包括凤阳在内的整个安徽经济都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沿海经济迅速吸纳了周边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这一现象被一位安徽学者形象地称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凤阳县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自1998年以来,该县各金融机构贷存比持续下降,已由126.1%下降至今年4月的49.91%。

      小岗村党委书记史学亮则认为,基础设施投入的相对匮乏是小岗等中西部农村难以得到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岗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史学亮认为小岗要发展必须现代农业、旅游业、工业三业并举。交通、农田水利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是制约整个村庄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这些年来的惠农政策好不好?好!但小岗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因为村子没有‘造血功能’,靠的是‘输血’。”年近花甲的“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这样说。

      专家普遍认为,小岗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少中西部乡村亟须解决的课题。实现温饱后如何走向富裕,中国农村改革须再上一个台阶。

      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生产要素外流是“小岗式缺血”的重要表现。在中国沿海经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外流现象有所改观,出现了缓释甚至回流的态势,而国际金融危机则加速了这种态势的进程。

      “长三角在经历了前期要素吸纳阶段后,在2005年前后出现了产业、技术、资金等溢出的现象。进入到这个新历史阶段后,安徽等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新兴的增长区域。”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数据显示,安徽近年来吸收的项目和资金,来自长三角占到了80%。

      在国际金融危机显现后,这种生产要素回流态势则有着更为鲜明的体现。去年5月,温州奥康集团在重庆璧山县投资的中国西部鞋都二期工程开工,“五年前来投资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凉,都是大片大片的农田。” 温州奥康集团重庆置业公司行政经理李学高说,曾经土地稀少、资源匮乏的农业小县璧山县逐步走向了繁荣。

      “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中西部将带来成本上的竞争力。”李学高这样描述奥康集团的投资动力。

      “这不光对企业报价有利,从长远这些都是制造业所拥有低成本优势。”江西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发展处副处长廖玲敏不久前在参加广交会时表示,这两年许多沿海企业都加大了在江西的投资,其中制造业的趋势特别明显,“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今天,企业西迁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中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同样证实了这一趋势,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

      目前的小岗村正在规划三个创业园区,分别大学生创业园区、村民创业园区和外来人员创业园区。“适度的工业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还能够起到带动三产、一产共同起飞的作用。”史学亮这样说。

      “中国经济的传递效应正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东西鸿沟,经济要素的回流将为广大中西部农村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说。

      农村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公布。该文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要求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化对于激活农村‘沉睡’的生产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承包权如何实现可流通、可抵押尽管尚无明确细致的操作路径,但物权化这一大思路上的确定表明中国正在拉开农村现代化的大幕。”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教授周应恒说。

      事实上,在小岗等中西部农村,相关的实验型探索早已零星地出现。2001年,江苏张家港长江村在小岗租用80亩土地搞起了葡萄示范园,2004年,长江村退出,葡萄园被转给小岗村民严德友。

      “效益好了,严德友又从村民手中租了120亩土地。为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小岗在土地流转上的做法是几年调整一次土地租用价格。现在,小岗村不少村民都种起了葡萄。按目前的行情,每亩平均可赚3500元。”史学亮说。

      史学亮认为,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盘活了小岗村的土地资源和生产力,开启了“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之路”。

      在土地承包权能否流转这一路向性问题得到明确解答之外,小岗等中西部农村还正在迎来一个国际经济形势造就的机遇。周应恒说,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出口衰退、内需无法迅速启动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基础设施建设类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保增长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农村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出口的衰退不仅再度强化了启动内需的紧迫性,同时也凸显了有关方面依靠投资拉动稳定经济的必要性。”

      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农村交通、农村人畜饮水、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农村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几乎是众口一词地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在农村生产关系整理、税费改革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成功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至2007年的4140元。

      观察人士称,中国正在将农村改革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后续的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现在,小岗等中西部农村要做的是如何把握这一大发展的机遇。

      4140元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在农村生产关系整理、税费改革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成功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至2007年的4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