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特别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专 版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产业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产业调查
    受困“洋老赖”反倾销 中小零部件企业挣扎在生死线
    鲁冠球:企业已感受到丝丝寒意
    风投依然在华搜寻汽车零部件业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风投依然在华搜寻汽车零部件业机会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处于低谷时,悲观者总是多于乐观者,这也注定了有眼光的人也是孤独的人。

      2008年下半年以来,看好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相反,不少人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成为“濒危动物”。在未来更激烈的竞争中,这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全不具备竞争力,可能会节节败退,最终或被兼并或被边缘化。

      单从体量上看,确实有这种风险。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尽管占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1%还不到,却占据了15%的中国市场份额。而且这种态势将继续发展。

      造成差距的根源是什么?

      在和多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接触后,记者发现差距在于研发,但研发需要钱,其实差距只是因为没钱。10月23日,继德尔福、伟世通等汽车零部件巨头之后,美国的博格华纳也投下巨资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据博格华纳CEO孟天慕说,这将是博格华纳最大的研发中心。虽然早期只是做应用方面的研发,但未来会成为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还没有看到一家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能有如此大手笔。与此对应的,外资零部件巨头们垄断了高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转向系统、传感器、制动系统等产品。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少有建树。

      万事并非绝对。在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两大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记者看到了两类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数浙江民营企业更倾向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企业主多为私人。但在深圳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在航盛电子的办公楼里,记者看到了车载视听娱乐系统、智能导航及多媒体系统、车身控制集成系统、智能交通及防盗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虽然与国际最顶尖的产品有一定差距,但航盛电子的某些产品已经能和国际一流品牌相抗衡。

      打造这样的技术需要钱。航盛电子的钱从何而来?航盛电子的高层告诉记者,一部分来自于风险投资。在得到充足的发展资金后,乘着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的东风,航盛电子巨额研发费用也换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是,下一个航盛电子会出现在哪里呢?从中期的眼光看,目前或许正是风险投资者们逢低介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好机会。

      日前,有德机械中国区首席执行长、ASL公司董事长刘小稚公开宣布,会考虑投资汽车业。但要满足四点,即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和效率;和环保有关,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汽车电子产业有关;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如果没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企业,刘小稚称,可以收购满足不同条件的企业,然后整合。

      在目前的估值区域看,这似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主意。也许就在整合念头之下,一个中国汽车零部件大腕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