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存在于交易对手内部的信用风险问题。每个机构的生存都有一定的模式:一般企业要求有与负债相平衡的资产;但在一些行业,例如投资银行,通过发债融资所形成的总资产,在高峰期可以达到其净资产的30倍以上。顺风顺水的时候,投资银行可获得的短期业绩报酬是相当高的,但其所诱发的公司治理问题,是这类经济实体在行情逆转时出现信用违约的原因之一。
在具体的投行业务中,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巨额的分级资产与分级负债间的严重“错配”问题。例如,投资银行通过信用融资实现的一级或二级负债,被投向了高风险高收益的二级或三级资产,短期内如不考虑风险调整因素,上述资产负债结构不仅是平衡的,而且是可以充分博取牛市高额收益的。
所以,在选择交易对手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其业务模式本身是否易于诱发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要调查企业资产和负债在整体与分层结构上是否出现“错配”的情形,要分析交易对手自身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并对各个要点进行赋权分析,据此来对交易对手的业务权重进行调整。
2、存在于评级环节的信用风险问题。长期以来,市场化运作的评级机构通过给客户提供信用风险评估服务,赢得了市场的信任,但同时也带来了缺乏监督的问题。例如,国外部分评级机构在为结构化产品提供信用评级的同时,曾参与相关债券、票据等产品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在利益导向下出现了问题。
对于复杂的金融产品,发行人作为产品设计者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或是内容解释权,包括评级公司在内也需要求助于承销商来获得基础数据和评级模型依据;而参与评级可能还需要参与一定的同业竞争;此外,由于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型属于商业机密,在失去监管的条件下,在扩大收入的业务导向下,如何促使评级人员实现尽职尽责是一个困难的管理问题。
为了规避上述问题,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应尽可能了解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模型机理、信息数据的主要源头、了解评级机构最近的公司治理和业务管理情况。如果我们的重要决策的关键环节是由信用评级来参与形成的,则要对交易对手在各个主要评级机构体系中的评级指标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敲。
3、存在于经济循环中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市场经济呈现着内在的强大的涨落机制,为了解决置身其中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问题,建议在对国家、行业和机构实体进行从上至下的风险评级的同时,还应建立“关系型”的信用风险数据库。
先来看个例子:机构实体A发行了金融产品1,在这里机构实体A的评级对金融产品1产生影响;同时,机构实体A、B以某种结构共同发行了金融产品2,这里机构实体A、B的评级对金融产品2产生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发行后的金融产品1和2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所获得评级又对机构实体A和B的评级产生了作用,这一过程是一个多对多的关系型结构。
在市场平稳运行的时候,上述各个实体间的作用力较不明显,但是当市场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一些隐藏的关系就成了影响各个主体间评级的重要因素。举一典型的例子:CDS/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债权人通过购买这一类似支付保险费的方式,可将债务违约风险在交易对手间进行转移,而交易对手一旦违约,则另一方承担相应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