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重拳出击,被不少市场机构认为是“又一轮降息周期”的开始。但却并未对A股市场造成明显的激励作用,甚至连市场的风向都未能有所改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本期《基金周刊》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 周宏
利好前后行情不振?
一直在市场中流传的降息消息,在上周三晚间成为现实。当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27个基点的措施,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一些基金经理表示,这次降息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且 “此次降息的动作显示出,央行并未排除在未来时间内,会随时可能以降息来刺激经济和稳定市场。”这按理应该给市场以一定的刺激。
但A股市场的反响依旧孱弱。观察降息前后的市场表现,上证指数可谓处惊不变。
上周三,上证指数重挫近3%接近此前一天的历史低位,收盘在1807点。上周四,市场出现反弹,但反弹幅度远弱于周二,亦无法收复周三下挫的失地,仅为2.6%。而至上周最后一天,上证指数再度下挫2%,降息带来的利好效应,似乎石沉海底,了无踪影了。
而与此同时,一度被市场担心的债券市场倒十分红火,上周5个交易日连拉5阳,周五交易所债券指数再创新高。
投资周期未到?
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场内机构对股市的看好情绪呢。
一位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认为,货币政策放松虽然是对市场的重要利好,但是,放松力度现在仍显不足,“至少还应该有150个BP左右”。他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力度远不能达到纠正未来经济通缩可能所需要的力度,未来实体经济进一步调整难以避免。
还有部分机构认为是,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方面是一帖“中药”,药方下去至实际起效可能时间尚早,而目前的力度尚嫌不足。因此,最终的情况看似距离实体经济的底部,尚没有办法产生实际性效果。
亦有投资者引用“投资时钟”的理论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仍旧处于利率放松、经济下调的阶段。目前阶段最佳的投资工具仍旧是债券或者债券基金,而偏股类品种的介入时机尚待观察。
不过,也有机构相对乐观一点,而乐观似乎也主要集中在债市。汇丰晋信基金就认为,频繁的利率调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有决心通过必要措施来降低经济进一步大幅下滑的风险,对于债市更是一个直接的利好。在经济加速下滑、全球联手降息应对经济危机、银行惜贷情绪浓重的市场环境下,贷款利率下调对于贷款增量影响不大。市场资金宽裕,“存多贷少”格局短期不会发生变化。
基金难越“排名压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对于短期的宏观经济或者基本面等形势不乐观。A股市场自身的估值优势正在显现出来。
目前,场内几乎没有机构认为,A股市场现在的估值从长期来说有很大水分,或者不合理。但是,就是在这种水平下,已经处于历史最低仓位(股票)水平的基金并没有显示出多大的买入信心,哪怕是基于中长期的补仓行为也没有。
有关数据显示,10月27日~10月30日,A股基金总体在上海市场净买入22亿元,其中周四累计买入10亿元。QFII净卖出14亿元。保险微幅买入4亿元。相比日成交250亿的股市来说,也只不过“润物细无声”而已。
深究其中原因,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情况从中长线角度考虑,似乎确实也有不合理之处,但是,也同目前行业强调重视短期排名的风气有关。这种情况下,单个基金公司要做点长远的投资决定,似乎是难度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