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璐
金融类公司好于非金融类公司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的分析报告显示,从资产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以下简称“净资产”)变动看,金融类上市公司净资产与总资产的变动率基本相当,说明金融类公司在扩大公司规模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净资本的充足率;而非金融类公司则净资产的增长远低于总资产的增长,说明非金融类扩大公司规模的主要手段来源于债务增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低迷对权益融资的重大影响。
此次分析,上交所剔除了缺乏同比数据的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南车、中海集运等4家新上市公司和包头铝业、东方锅炉、*ST联谊、S*ST金荔等4家退市公司的数据。结果显示,在营业收入变动方面,2008年1至9月金融类公司的增速低于非金融类公司,但从净利润变动情况看,金融类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30%,大大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非金融类公司则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反而比同期减少近7%,考虑到所得税税率降低的因素,其实际盈利能力下降得更多。
从2008年7至9月的经营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金融类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仅有9%,而净利润同比下降5.40%,其主要原因是保险类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而非金融类公司更是面临考验,从总体看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的情况,净利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没有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源于采掘业利润的强劲增长。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第4季度,基础能源价格已从高位大幅回落,采掘业的盈利持续性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行业冷暖不均且整体增速趋缓
报告对各行业的业绩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相吻合,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各行业冷暖不均,但整体业绩增速趋缓。
采掘业公司今年总体业绩尚可。该行业的公司家数不多,但是普遍规模较大,主要分为石油采选业、煤炭采选业和有色金属采选业三类。业绩表现最突出的是煤炭采选业,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80%,其中7至9月业绩同比增长1倍,且多家公司已预告2008年全年将增长1倍以上,这也反映出煤炭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度。不过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下滑,国际煤炭价格也大幅下挫,预计国内第四季度煤炭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对煤炭类上市公司的本年业绩影响不大,但是对2009年以后煤炭行业的业绩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有色金属采选类和石油采选类公司业绩表现不佳,今年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业绩均有所下滑。有色金属类里黄金类公司业绩依然强劲,但是以铜、铝、锌为主要产品的公司由于产品价格的大幅下挫,而导致业绩不佳。石油采选业的代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业绩受原油价格的波动和成品油价格限制的双重影响,中国石油第三季度的业绩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而中国石化由于炼油业务的重大亏损,依靠财政补贴得以保持盈利。
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主要可细分为高速公路类、航空类、铁路运输类、水运类(河运和海运)以及港口类。从分类看,水运类公司以远洋航运类公司为主,这些公司规模大,业绩也非常好,这主要受益于我国外贸进出口量的大幅增加,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BDI(波罗的海指数)已连创新低,与此同时原油价格仍然处于历史高位,这些对远洋航运类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受益于此,港口类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也有大幅增加。
此外,由于陆路运输今年以来仍平稳增长,高速公路类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稳定增长,铁路运输类公司(主要是大秦铁路)由于煤炭行业的高景气度,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至于航空公司的业绩,是今年表现最差的群体之一,7至9月全行业亏损,合计亏损额近60亿元,各家公司均排在亏损榜的前列。不过与此相比机场类上市公司业绩还是有所增长。
信息技术业公司中,中国联通占主要地位,在各项指标方面,中国联通1家公司就超过了整个行业2/3。季报显示,该公司年业绩表现尚可,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有所增加,而第三季度业绩同比有所下滑。今年电信体制的重大改革总体来说应该会提升公司的发展前景。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沪市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群体,涵盖的公司数量超过沪市上市公司的一半,从整体看,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净利润同比增加16%,但是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2%,业绩反而同比下降16%,中国制造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的局面。制造业公司分类较多,其中,家电类上市公司已风光不再。目前只有四川长虹、海信和海尔仍高举民族工业的大旗,而厦华和夏新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水泥类上市公司因灾后重建和奥运建设带来了机遇,以海螺水泥为首的水泥类上市公司业绩上佳。另外今年证券市场的极度不景气也给水泥行业的兼并提供了机会,海螺水泥已经出手布局,预计未来几年这个行业会有较大的整合力度,业绩也能保持稳步上升态势。食品饮料类上市公司业绩因“三鹿事件”的爆发,遭遇重大冲击。行业龙头伊利和光明均大幅亏损,食品饮料业的业绩主要依仗酒业上市公司支撑,贵州茅台业绩依然靓丽。其他白酒、黄酒和啤酒类上市公司业绩也同比有所增长,成为整个上市公司群体中不多的亮点之一。而医药类上市公司一直是业绩表现比较好的群体,今年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的业绩增长均超过40%,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外界因素左右重点行业业绩
该份分析报告还对房地产、钢铁等一些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重点行业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一,针对房地产行业,报告认为,自去年以来,我国一直对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局面进行持续打压,这一政策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才显示了应有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房价出现拐点,去年层出不穷的“地王”拍卖局面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房地产商的大幅降价促销。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受到重大影响,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基本与去年持平,净利润同比下降近9%。房地产业公司基本都在吃老本。
第二,钢铁行业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降速,已从前几年的大幅扩张态势改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紧缩趋势。由于铁矿石的资源受制于人,这几年铁矿石的价格大幅上涨;由于焦煤价格的大幅攀升,焦炭的价格也扶摇直上,钢铁企业的产品成本大幅上升,今年上半年以前,钢厂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下游行业。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下游行业用户需求严重萎缩,使得各大钢厂的库存压力巨大,进而导致产品价格的逐步走低。整个行业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净利润同比增长29%,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净利润同比增长9%。
第三,汽车行业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汽车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受此影响,汽车行业未能持续前几年高增长的局面,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1%,净利润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6%,净利润同比下降71.4%。行业龙头上海汽车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净利润同比下降43%,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净利润同比下降78%。
第四,电力行业由于动力煤价格的持续上扬,火电类上市公司发电成本不断增加,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数次上调了火电的上网电价,但是由于增加的收入无法弥补增加的成本,火电行业几乎全行业亏损。2008年前三季度电力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5%,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盈利192亿元变为亏损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8%,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72亿元变为亏损23亿元。整个行业由原来的创利大户变为拖累整体上市公司业绩的亏损大户。行业龙头华能国际2008年前三季度亏损13.67亿元,同比减少盈利3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8.6亿元。
第五,石化行业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6%,净利润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净利润由去年的盈利17亿元,变为亏损10亿元。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受惠于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产品毛利率大幅提高,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5%,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净利润同比增长3.4%。行业代表新安化工由于主导产品草甘膦和有机硅价格的大幅上扬,业绩同比暴增数倍,以每股收益5.21元位居全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榜首位。而化学纤维制造业整体亏损,主要原因是原料价格的上涨,但产品价格未能同步上扬,其中S仪化2008年前三季度亏损5.1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2.47亿元。
第六,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净利润同比增长25%。金融保险业主要分为银行类、证券类、保险类和信托类。相比之下,银行类上市公司是本次季度报告的最大亮点,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3家超大型商业银行外,其他银行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均超过50%。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所有银行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也同比均有增长,其中4家银行同比增长超过50%,难能可贵的是,中国银行在剔除持有美国次级债券的损失后,净利润同比仍略有上升。据统计,银行类上市公司2008年前3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1%,净利润为3270亿元,占全体上市公司同期净利润的48%,同比大幅增长5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8%,净利润为1000亿元,占全体上市公司同期净利润的50%,同比增长25%。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同时指出,尽管银行类上市公司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但不容忽视的是,银行类上市公司业绩相比2008年上半年的68%增长速度,第三季度的业绩增长已大大放缓。而且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央行已经几次调减了存贷款利率,尽管利息差并没有变小,但是随着降息周期的来临,利息差将不可避免的收窄。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银行的中间业务持续萎缩,去年抢购理财产品的盛况仅是昙花一现,银行类上市公司急需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证券类上市公司2007年受益于证券市场的火爆,业绩急剧飙升。而随着证券市场泡沫的破灭,证券发行陷于停滞,券商佣金收入大幅下滑,再加上自营业务的亏损,证券公司的业绩又从天上回到了人间,4家证券类上市公司2008年前3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4%,其中第三季度同比下降71%。证券类上市公司仍然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行业惯例。保险类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下滑与银行类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恰好形成鲜明对比。3大保险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减少25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1%,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而净利润-71亿元,同比减少205亿元。
第七,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上市公司数量比较多,但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该行业业绩一直保持稳定, 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净利润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净利润同比下降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