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医改方案终于征求意见了。对于新医改的意义,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对于资本而言,如何从中嗅出“宝藏”的位置,那是它们最为关心的。在新医改和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状况如何?资本嗅到了医疗投资风向的哪些变化?建银国际大笔募资狩猎医疗业,使得这个行业的VC/PE在经济隆冬中显得暖意融融!
建银国际伺机介入
记者日前在中国首届健康产业融投资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建银国际正在筹建一只专注投资于医疗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如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和确认,首期基金募集规模将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据称,建银国际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健康产业政策的分析,决定积极介入政府支持力度大、发展空间广阔、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健康产业运作。
该基金将由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全资投行建银国际联合国内外著名医疗行业管理基金及医疗管理集团共同管理,将充分利用建行及其他各方在资本运作增值和产业经营增值上的优势,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基金运作体系。
建银国际有关负责人称,基金将投资于中国30年来增长速度超过GDP两倍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分享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高速增长,基金以实现超过20%的预期年回报为目标。据悉,基金拟投资五大方向:制药、医疗器具设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康复保健。
金融风暴难撼医药业
记者在chinaventure年会医疗行业投资论坛上了解到,众多VC/PE界人士纷纷探究新医改带来的投资机会。毫无疑问,当前最令全球牵挂的就是此次百年难遇的金融风暴,它对于一些行业而言,影响或许未必那么大。医药业可能就在其列。
“现在经济萧条,可以说国际国内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我国医疗业还是很幸运,健康产业是受影响最少的行业之一。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改革步伐最慢,所以因祸得福,受外部资金的影响很小。而在欧美市场上很多项目是靠融资做的,资金链一断就完蛋了。”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业务部总经理曹承治说。
德丰杰龙脉合伙人李广新则讲得更具体,他认为,从医疗行业特性和趋势来看,行业增长并没有受到其他制造业的影响。虽然中低端医疗服务和产品受影响稍大一些,但是,VC/PE多关注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企业,因此不会受外部金融环境很大影响。
科技创新项目恒领风骚
根据chinaventure第三季度创投市场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案例总共达到20个,资金额度分别是8400万美元、4720万美元和6295万美元,总额达1.94亿元,同比增长100%。
今年已经公开披露的医疗健康投资案例有11个,包括:永威投资和IDG投资CRO公司桑迪亚,富达亚洲投资CRO公司诺凡麦,日兴集团1000万美元投资开心人大药房,3i集团2000万美元投资福田药业,软银与深创投投资翰宇药业,弘毅投资华海医信以及2500万美元投康臣药业,德同和BCC投资凯晟生物,Trident和愈奇1550万美元投百润,还有最近的马丁可利、中经合、SVC和软银中国1650万美元投资科美生物。
这些投资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占主流。其中,桑迪亚和诺凡麦是CRO公司,前者是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新药研发服务的外包服务公司,后者是一家为制药及生物企业提供外包商业化服务的公司。康臣是中国肾脏病系列药品和影像系列药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福田则是中国最大的功能性糖醇的生产基地,而凯晟生物则致力于核酸蛋白等分子诊断领域,百润专注于先进皮肤科药品领域。
此外,华海医信是致力于整合临床需求与IT前沿技术的,开发了MedPACS(华海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华海MedEndo内窥镜信息系统、华海MedUS超声信息系统)等先进诊断产品。而科美东雅则致力于诊断试剂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放免、生化与化学发光诊断试剂,是中国首家发布全套血液传播传染病化学发光诊断试剂的公司,研制了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等诊断试剂,并拥有广泛的癌症标志物诊断试剂。
北京科美东雅完成第二轮1650万美元私募投资不过是十天前的事,首轮投资科美并且在此轮继续投资的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王国玮告诉本报记者,“科技创新型医疗企业永远是VC关注的焦点。”
大资本整合医药商业
“医改将成为区域龙头走向强大的助推器,医药流通业区域龙头前景光明。”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购并、重组、联合仍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亮点,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速;‘引资、融资、合资、上市’将更加活跃。”该协会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医药流通企业百强的前十名中绝大部分是地方医药商业龙头企业。
大资本的整合从日兴1000万美元投资开心人大药房可窥一斑。另外,刚刚披露的消息显示,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亿元注资国中医药。据了解,注册资本高达30亿港元的国中医药,旗下有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中医药物流配送(武汉)有限公司、武汉茗参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苏州盛康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几十家加盟商。欲借即将实施的医改契机,年内整合国内100家医药商业公司,2009年发展到200家,打造国内最大的医药纯销公司,联手德意志银行和大摩,进而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可见大资本对于医药商业整合程度加剧。
短期难见新医改机遇
不少VC坚信,医药企业不受周期性影响,又有新医改政策支持,这被看作经济萧条时期相对稳妥的投资领域和介入时机。不过,情况也许不如想象的那样乐观。
李广新理性地指出,“新医改从整体思路来看,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的。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东部、西部差别这么大,用统一的方式来做,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地方经济程度自我调整。如果没有这种差异的话,只是停留在药品设备这些服务,停留在目前的投资机会里面,没有新的投资机会。”
“医改目标不会马上实现的,因为在中国的医疗体制中利润分配图像还是非常复杂的。现在为什么看病难看病贵?可能大家说医药公司牟取暴利,但是专业医药公司利润并不是很高,中间这一大块上哪去了?大部分到了医院,如果这种分配制度不能得到充分解决,如果医院的资金没有得到解决,或者看病贵这些事情没有解决,那么,我们所说医改的投资机会都是比较渺茫的。”先声药业CFO赵志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