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11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淡水河谷撤涨价要求 国内钢企谋统一巴澳印铁矿进口价格
    业内人士:
    “煤炭业不会比十年前更惨”
    我国有望首建20万千瓦级
    模块式商业示范电站
    石油巨头警告:高油价可能卷土重来
    鞍钢
    拟增持澳矿企金达必
    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凤起建言 尽快理顺油价 适时扩大战略油储
    明年要过紧日子 中焦协提示企业“以销定产”
    专家:中国应赴海外
    收购装备制造企业
    去年超额完成
    关停小火电任务
    前3季度核电发电量增13%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中国应赴海外收购装备制造企业
    2008年11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其珏
      ⊙本报记者 陈其珏

      

      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令大批制造企业深受打击,中国制造业将何去何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的答案是中国应推动生产要素向劳动密集型大企业集中,此外还应适时赴海外收购装备制造业资产。

      吕政是在昨天参加“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主题论坛”间隙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并作上述表态的。他指出,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海外收购提供了机会,但如果中国仅仅将巨额外汇储备用作收购海外金融、资本市场的资产,则风险很大,而且还可能要交很多“学费”。相对而言,结合产业与实体经济开展收购,借此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则对中国更有利。在他看来,包括大型成套设备、机床、精密仪器设备等领域都应该成为中国海外收购的对象。

      就当前国内部分制造企业向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转移阵地的现象,吕政表示,不必过于担心制造业会全部转移出去。“除了劳动力工资成本的因素外,决定产业转移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工业生产配套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应该说,中国的工业生产配套能力比那些国家都强。此外,中国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也比较强。所以,中国短期内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吕政还表示,应推动生产要素向劳动密集型的大企业集中,实现上下游一体化,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原料利用效率、有利于治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