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11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市场波动仍会较大
    A股:跟跌不跟涨背后的逻辑
    市场观望气氛较浓
    多空决战在即
    股指还会摔一跤
    多空对决
    信心不足制约反弹高度
    修复性反弹还需催化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修复性反弹还需催化剂
    2008年11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 琪
      ⊙阿 琪

      

      最近,欧美股市尤其是与A股同属性的全球新兴股市均是大幅反弹,但A股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处于半休眠状态。A股是已经“暗疾伤身”,还是在“练功运气”?投资者在疑惑中观望与等待。

      

      市场整体悲观过度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被喻为百年一遇,因此,危机演变到目前为止,全球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已普遍出现悲观过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许多投资者与分析师喜欢把本次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来与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作比较,但除了全球经济背景、全球经济关联度、科技水平与生产力等已大不一样之外,在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美国GDP、CPI同时下降了24%,失业率上升了30%。很显然,本次美国乃至于全球经济下滑的幅度不可能达到这么恐怖的程度,两者不可能相提并论;(2)受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跌破平均净资产值,除中国与美国股市处于历史最低的10倍市盈率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国家股市的市盈率已只有5、6倍,这意味着全球股市即使按照最悲观的假设条件也已经具备了重估价值;(3)目前有许多投资者与分析师悲观地判断A股行情的底部目标在1300-1500点,依照这个估值水平,意味着A股上市公司未来两年的复合增长率是超过10%的负增长,这显然是一种悲观过度的预期。

      

      最坏情况已经过去

      经过欧美政府的倾力注资救护,融资成本正在缓慢回落,这标志着欧美市场的流动性体系、信贷体系正在缓缓修复。在前两周,全球性对冲基金因盈利模式的破产被迫从新兴市场全面撤离,进而导致全球新兴市场出现“流动性窒息”而暴跌,这是危机风险由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储蓄银行传递到全球对冲基金的重要标志,危机风险在金融机构的传递链条中,对冲基金是最后一环,意味着危机在金融机构链条中四处传染的阶段已经结束,后期将进入每个环节的修复阶段。此外,更具指标意义的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下跌趋势已明显收敛,后期若成交量能够复苏,将开始进入到消化存量房阶段。与此同时,全球各国政府的救市重心已经由“救金融”全面转向“救经济”,这意味着“金融海啸”的最大冲击波,以及资本市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

      国际对冲基金对新兴市场的集中撤资在造成新兴股市前两周大暴跌之余,也迅速挤干了新兴市场中的水分。由于新兴市场的经济仍是最具活力的,在对冲基金集中撤离之时,实际上使新兴市场又迎来了成长性价值投资的新机遇。因此,全球除A股之外的新兴股市在经受对冲基金撤离造成“流动性窒息”的暴跌之后,绝大多数新兴股市立即展开了历史罕见的报复性大反弹,俄罗斯股市4个交易日的涨幅达到46%、印度股市5个交易日涨了34%、巴西股市5个交易日涨幅为30%、香港国企股指数5个交易日的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50%。这给予我们两个提示:一是,难道经济更具活力的A股市场就这么一直沉沦下去?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二是,在危机过后的后一轮全球性资产配置中,受金融风暴影响最小、经济最具增长潜力、未来开放层度更高、“大小非”解禁后更有规模性配置条件的A股市场仍将会成为全球资本资产配置的优选。最近,诸多国际投行联袂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评级,正是揭示了这一情况。

      

      催化剂作用逐步显现

      当然,A股市场目前有其自身的情况,这就是“大小非”对行情的遏止,要点燃投资者的信心,消除投资者的心理阴影还缺一些催化剂,在后一阶段行情的催化剂有:(1)行情对3季度的“恶劣数据”已经消化完毕,4季度相对略好的经济与公司数据,尤其是CPI、PPI的迅速跌落有望使市场获得喘息的机会;(2)随着对金融领域的救市达到一定效果之后,欧美国家正在陆续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后续若有好的效果,必然更能提振全球投资者的信心;(3)H股的迅猛反弹与A股的持续萎靡,使得A-H股的溢价率迅速收低,为A股的滞后反弹创造了有利条件;(4)11月份诸多重大事件对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先是美国大选(不同候选人有着不同的经济政策)、后是全球金融峰会等重大会议,在目前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这些重大事件中若有影响市场的重要举措发生,其对行情的功效必然是正面的;(5)A股自身已经披露实施的,或者还将陆续出炉的一些利好举措已经形成累积效应。并且,股市越低迷、越难涨所带动潜在利好举措的力度必定越大;(6)技术上,本月与最近两周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之窗,在政策面失灵,但诸多利好累积多时之后,不能忽视行情的技术面因素。

      尽管行情展开修复性反弹还需要一些刺激性因素,但行情运行到目前为止,继续预期或者判断行情还能跌多少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整体策略上来看,除了短线交易性策略可以继续观望或等待局势更加明朗之外。在长期策略上,如果未来的形势没有恶化到悲观者目前所预期的程度,或者后期有重要举措来扭转乾坤,目前继续“袖手旁观”无疑会丧失一个重要机遇。反之,如果后期形势正如悲观者所预期那样,目前估值水平下的行情风险也不是很大。两相权衡取其轻,“大危”之中有“大机”,这在当前应值得投资者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