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8 11 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国内
    耗资1万亿 地震灾区重建将历时3年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两岸昨携手共商大计
    民间金融:30年破冰之旅
    温州打响融资难“阻击战”
    “创新一号02星”和
    “试验卫星三号”昨成功发射
    岛内舆论:
    两会商谈成果助台经济复苏
    处理吉首地区非法集资不力
    湘西官员徐克勤被免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岛内舆论:两会商谈成果助台经济复苏
    2008年11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海协会与海基会4日在台北签署4项协议,两岸“三通”框架成形,岛内舆论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会谈成果有助于台湾经济的复苏。

      台湾《中国时报》5日发表题为《正面看待江陈会谈的四项协议》的社论认为,四项协议对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份历史性的文件,代表两岸“三通”将正式上路。对两岸人民而言,时间成本与飞航成本即刻降低,初步估计每年至少节省逾30亿元新台币。“对台湾而言,利当然绝对大于弊”。

      社论说,协议签署后,台湾民生物资的成本随之降低,未来输往大陆的农产品可增长两倍。“凡此种种都有利于提振低迷的景气,有助于台湾经济的复苏”,“正面看待江陈台北会谈4项协议的成果,两岸确实可以共创经济荣景”。

      《联合报》的社论说,“三通”这个出现在两岸间已有30年的名词,终于在江丙坤、陈云林签字后实现。该报另一篇题为《用协议搭桥》的文章则表示,空运、海运、通邮、食品安全的4项协议“为两岸建立新的里程碑”。

      《联合报》还发表岛内新闻主管部门负责人史亚平的文章。文章表示,这次会谈成功象征着两会“协商管道的制度化”,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正式迈向协商合作代替对抗冲突的历史性关键时刻”,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极正面且深远的意义”。

      《工商时报》辟出多个版面,详细解读4项协议的积极意义。该报社论认为,4项协议不仅将使两岸交流互动呈现新局,后续效应更将使两岸进入“相辅相成、再难区隔切割的崭新境界”。

      该报引用岛内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陈添枝的分析称,两会签署海空运直航等4项协议,有利于两岸经贸创造新的投资模式,“虽然明年全球经济普呈悲观,但在两岸经贸升温下,台湾明年经济仍是审慎乐观,绝不会重蹈2001年经济负成长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