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隔夜美股大跌的拖累,周四A股市场低开低走,尽管1700点整数关口支撑相对较强,但成交量的大幅萎缩表明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仍然十分有限。值得关注的是,海马股份自公告将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后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而同一概念的天音控股也是逆市飘红,显示出在弱势市道下回购概念股热度不减。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官,增持“窗口期”的结束,市场所期待的上市公司的回购潮并没有显现,而央企的按兵不动更加大了市场的分歧。
拨开迷雾看回购
从境外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上市公司推出回购流通股方案往往成为确认股价底部的利好之举。典型的如可口可乐从1984年到1996年,总共动用了53亿美元回购了4.14亿股,相当于1984年初公司流通股份总数的25%。而作为美国股市中的“常青树”,可口可乐的长期表现有目共睹。显然,大股东的回购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产业资本对当前公司内在投资价值的认可。由于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减少了公司股份的数量,并将对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诸多财务指标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大股东回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股东回购一度被认为判别底部的风向标。事实上,从A股的历史上来看,在2005年A股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刻,中石化、中铝系的回购整合无疑成为产业资本出手的标志性举措,而邯郸钢铁、华菱管线、九芝堂等一大批个股回购潮的涌现,使得998点最终铸成了历史性的大底。
然而就目前的A股市场而言,虽然自中国证监会10月9日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后,天音控股、海马股份相继公布回购计划一度使得回购题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和2005年产业资本的大举而入相比,此次天音控股、海马股份大股东回购不仅显得形单影只,回购数量较为有限,而且更缺乏产业背景。虽然在2005年出现的回购潮中确实存在股改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产业资本所看中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投资价值。如邯郸钢铁、华菱管线等上市公司都是看到钢铁行业盈利持续增长的前景,而当时的股价处于严重低估的状态。事后证明,产业资本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十分准确。而天音控股、海马股份由于产业背景的不同很难作为研判市场底部的依据。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港股如火如荼的反弹背后,则是大量显著的股份增持和回购,如李嘉诚增持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回购股票等。
底部构筑乍暖还寒
从外部环境看,目前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由此而造成的信用货币大幅萎缩的趋势将难以避免。而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国内宏观经济下行之态势日益明显。由于出口、投资正面临着进一步放缓的风险,再加上启动内需仍然需要时日,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 A股市场仍将面临震荡反复的走势,其长期走势更是充满着不确定性。需要提醒的是,股票回购要求上市公司的历史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同时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源,当公司认为股价被严重低估时,即可实施回购。但就上市公司的现金流而言,从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即开始出现同比下滑,到了中期下降幅度近五成,三季度末降幅已超过五成,显示出面对内外交困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现金“饥渴”症状有加重趋势,这无疑会加大股东回购的难度。
另外,9月份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和汇金公司增持上市银行股票这两项措施,一度被市场理解为重大的利好。然而汇金公司分别增持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各200万股股份,累计投入的资金不过2500万元,此举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毕竟汇金公司对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股份的增持,是作为政策救市的三大组合拳之一而提出来的。而汇金公司“作秀式”的增持又如何能够作为底部确立的标志?事实上,1802点政策底的无果而终正是市场对此作出的反应。因此,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因为看到了投资价值加入回购的队伍,我们更期待央企能够力挽狂澜,通过股份回购为打造A股市场的长期底部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