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希望能从网络上找到一点重树信心的力量,哪怕是一点也好。然而造化弄人,抬眼望去,看似有点新意的东西却总是于理不合,到头来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索性干脆暂忘股市,寻找一些对经济有利的事情,即使一点一滴,也总有滴水穿石的时候吧。耐心的等待还真有收获,近日,中组部和国资委向央企下发《关于征求对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市场认可度作为央企领导首要评价标准”,顿时眼睛一亮。尽管蓝图的构想与实施尚需时日,但不管怎么说,能够意识到市场的价值,与去年年底同样来自国资委某发言人的“国企考核不以市值为评判标准”的认知,是大大进了一步的。
为什么要尊重市场的判断?为什么要看重市场的认可程度?表面上看只是个评判标准的转换,但其背后的含义是极其深刻,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早期的市场派学者们尽管没有穷尽“相信市场”这句话对企业经营的价值,但他们很清楚盲从利润的危害。就像著名的金融学家史蒂芬·罗斯所说,如果以利润率作为经营者能否拿到奖金的标准,他有一大堆方法能使自己如愿以偿,而根本不顾及这些方法是否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比如不适度地降低成本,短期内疯狂地提高价格等,而这些都是破坏性的。而以市值判断经营就不同了,你可以做任何自以为聪明的事,但都逃不过市场的“法眼”,市场会以公正态度来反映经营者的所作所为。有利投资者的事会得到市场认可,市值上升;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会得到市场的惩罚,市值下降。于是,市场就成了我们评判企业经营水平和决策对否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所有者评价经营者最准确的尺子。
用市场这把尺子丈量经营者业绩,好处有三:一是有利于避免经营者片面追逐个人利益,损害所有者(包括国家和一般投资者)利益,从而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代理成本问题(这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尤为重要);二是可以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通过市场定价机制反映市场态度,有利于及时纠正决策偏差。像年初的平安保险再融资问题,如果决策层或者董事会能以市场评判为准则,及时更正错误,也不至于因为利益集团的一意孤行而造成市值大损;三是有利于决策者评判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因为市场信息是最客观实在的,而任何诸如“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之类的主观评价往往掩盖着经营者的无能或者失职。
当然,市场准则不只是约束经营者,它同样可以激励经营者,帮助经营者。对经营者来说,手握市场这把尺子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不可替代的。经营决策需要大量参数做“导向”,然而参数从何而来?过去,我们习惯了“指标主导”、“定量定额”、“群策群力”之类的主观臆断,往往忽视了这些参数其实就在市场当中的事实。最近不断有报道说,国内某些企业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出现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虽然这些亏损的具体原因和状况还未公布,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套期保值亏损是说不通的,除非保值者弄错了头寸关系,或者弄错了头寸比例。而头寸关系和头寸比例又如何确定呢?这就得“请教”市场了。
首先是一个要不要套期保值的问题,很多企业管理者盲目运用套保手段进行日常管理,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有些情况下套保不但不能提高企业价值,反而会阻碍企业价值的提升。比如,大型水力发电公司在经济增长期对电价的套保就会抑制市场对其价值的推升。那么,究竟依据什么来决定是否套保呢?市场,是市场对于企业及其所生产的产品的“态度”决定了企业是否套期保值。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应用起来却十分复杂。最简单地,当市场追求的恰恰是产品价格的波动性时,生产企业就不应该对产品价格套保,因为这样反而会推升企业的价值,比如黄金公司。稍复杂些,当市场预期企业的波动率较小,而产品价格的波动率较大时,也不应该套保,因为企业有能力将经营“暴露”在风险之中,套保反而会使市场降低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这些参数从何而来呀?当然也是在市场上了,只不过它们全都“隐藏”在某些市场指标的背后,不易被人发觉而已。就好比β系数隐藏在股价背后,波动率隐含在期权价格背后一样。
其次是如何套保的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头寸比例问题,因为头寸关系实际上是隐含在头寸比例中的。早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供了一套静态模式下的头寸比例公式,但显然与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后来莫顿教授运用时间序列理论很好地解决了跨期头寸的比例问题,成为许多大企业的操作工具。但中国的企业又有几个知道这么做的呢?这一方面与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长期以来重定性轻定量的思维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管理者不能从市场出发、轻视市场的陋习直接相关。
如今,决策者主动反思,还市场以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从宏观角度讲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而从微观角度讲,也恰好为企业转变管理模式提供契机,其意义绝对大于那些效用可疑的流动性救市方案。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