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海外
  • B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专版
  • B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1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基金·基金投资
    眼光看近?还是看远?——基金经理的熊市命题
    新低 再见新低
    回望美股萧条年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眼光看近?还是看远?——基金经理的熊市命题
    2008年1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眼光看近?还是看远?

      ——基金经理的熊市命题

      ⊙本报记者 周宏

      

      著名的投资经理,戴维斯家族目前的掌门人克利斯朵夫·戴维斯关于股票投资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比喻:

      “积累长期的财富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如果你始终关心的是最近几公尺的路段,你迟早会把车开到路旁的沟里去。只有把视野放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安全抵达目标。”

      类似上述看近还是看远的命题似乎也成为最近几周基金经理们的考验。

      

      指数跌至年内最低

      上证指数在刚过去的两个交易周内跌到了今年以来的新低,顺便把所有在9月19日绝地反弹中杀入的投资者给“套了”。

      尽管1664点(上证指数)这个标志性的数字是在10月28日创下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刚过去的一周成为全市场心态极度焦虑、极度恐慌、极度折磨的一周。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市场继续着忽涨忽跌,起起落落。

      在这种环境下,“顺势”、“短线”的投资者应该是更加得意了。

      能够在1个月前抛售的人似乎成了幸运儿,而没有抛售的人则是短期内懊丧的代名词。

      摘录一家基金的观点或许很能说明问题:“如两周前所担心的那样,较高的相对估值使A股在海外市场这两周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时,依然持续下滑。这种估值压力在这两周得到了部分消化。从A股本身而言,让人担忧的数字是三季报所反映出来的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率。可比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仅增长了7.1%, 盈利增长率的下降比预期更快……”

      

      机构不买“情”有可原?

      不过,看似基本面没有那么糟,上证A股主要的公司的市盈率已经下跌到13~15倍一线了(还有数字说是更低的),这个水平大概跟2005年市场最低的情况下是比较一致的。

      当然,有很多意见可以诉说其中的不同,比如,A股上市公司在明年可以出现业绩下降。比如,当初投资者有股改对价,比如……

      实际操作中,似乎也是如此。上周前4天的投资情况是(上海市场),基金几乎打平:买109亿元、卖109亿元,基金大概想通了,不想冒现在的市场风险。

      保险终于开始买了,不过也就买6亿,卖3亿,一周净买3亿元。这个看似有点让人激动的数字。和上周保监会公布的三季度末超过4000亿的权益类投资规模相比,就有点让人觉得不好意思了。上周保险公司的买入的规模大概是其权益投资存量的万分之七点五。

      套用索罗斯的一句话就是:“这也算仓位啊?”

      

      你真能猜中底部么?

      当然,机构投资者不买股票都有其苦衷,中国的基金短期业绩排名盛行是行业生态,要想活得好点、再好点,似乎也只能干趋势投资的事。(当然,干的成、干不成另说)。

      保险公司也有些是上市企业了,短期业绩也是要照顾的,当然这也是行业的生态问题。

      不过,让投资者可能有些问号的是,即便是有短期压力,在投资上的短期行为,真能给参与者带来更多的好处么?国外市场的压力同样也不小,但是似乎没见到咱们这里那么明显的短线化倾向的。

      巴菲特最新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中,有以下段落:“我不喜欢对股市进行预测,我再次强调,我对股市的短期行情一无所知。”

      所以,那些觉得投资能力胜过巴菲特的机构,请继续炒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