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优先避免经济硬着陆
问:这轮暴发于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为何绵延如此广泛、造成如此之多的金融机构破产?
答:这次金融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信贷过剩,信贷的总量和需求量的严重失衡,导致资产价格过高,从而形成了较大的泡沫并在最近一年集中暴露出来。
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在房地产领域的投机活动——由于金融机构的过分放贷,一些根本没有房地产购买能力的美国群众透支消费,酿成了明显的泡沫和隐患。
而这个泡沫在信贷总量超过市场允许的范围后轰然崩塌,并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受到直接牵连,从而暴发次贷危机。
目前看,不仅是金融体系,美国实体经济也正经受考验,美国的制造业在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这已经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我们预计下一步这个趋势会进一步加剧房地产价格回落。
促使次贷危机程度扩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衍生品工具的广泛使用。持有大批的衍生品,导致目前欧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坏账率急剧上升,从而放大了金融危机的效应。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有部分金融衍生品工具已经被市场所消化,比如它的持有人转移到有更大抗风险能力的对冲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手中。
但仍有相当大的部分留在了美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如果金融价格继续下行,美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将每况愈下。
问:目前看,各国央行和政府联手行动的目标是什么,最大的潜在危险又是什么?
答:从机理上看,此次金融危机与最近100年内的金融危机的本质基本一致,都是由于信贷过剩造成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03年至2006年时,美欧主要经济体的借款利率非常低、而信贷总量又非常大,造成了巨大的泡沫效应,
但比较罕见的时,这次的泡沫破灭来得更为猛烈,更加迅速。这使得大量金融机构在短期内一度处于破产边缘。
不过,鉴于目前欧美的主要国家的经济已步入实质性的经济衰退期,为了避免发生类似1929年经济大萧条,各国政府均在积极行动。
目前,各国政府主要面临的是两大挑战,一方面要维护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稳定,另一方面要稳定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以避免更多家庭沦为负资产,给本已脆弱的金融体系雪上加霜。各国政府目前均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向银行注资、协调一致地降低利率,帮助一些家庭解决目前的困境。美国也运用政府资金缓解市场上资金压力,遏制危机的恶性循环。
从目前看,市场曾经期望的全球经济整体软着陆的梦想已经破灭,目前能够期待的是,此次危机牵涉的经济体中,有尽量多的个体能够避免"过硬"的经济着陆吧。
最担心“失落的十年”重现
问:此次危机是否会最终在实体经济中演变成类似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答:实体经济出现类似1929年大萧条的概率并不大。
目前各国央行以及政府的救市行动比起1929年“大萧条”或是1970年“石油危机”时积极得多。
大萧条全美失业率一度达到25%以上,要在目前重复当初的情况恐怕很难,更何况当今的经济格局与那时已有天壤之别。
不过,我们最担心经济出现类似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的持续通缩,长期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是“失落的十年”情况。
目前看,欧美主要经济体的状况与日本上世纪90年代通缩的情形还是有相似之处。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房屋资产泡沫破裂,由此导致的经济衰退延续了十多年。目前看,美国的房屋市场泡沫也破灭了。
另外,历史上欧美主要经济体对通货膨胀的长期预期在2.2%左右,70年代石油危机时曾经上涨到3%以上,而目前只有1%左右,这是非常明显的通缩的征兆。
我们觉得,由于房产价格过快下跌,导致持续通缩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而一旦进入通缩恶性循环,那结果可能就是长期的经济负增长。
问:各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么?有什么有效政策能够避免经济长期通缩么?
答:目前看,欧美等地已经有很多措施出台,来防止房产价格过快下跌了。这都是避免因为房产过快下跌,导致通胀水平和GDP出现快速下跌的情况出现。
另外,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央行和政府都采取了措施充实金融机构的资本,同时采取措施让金融机构有能力放贷、尽可能地减低坏账率、降低本国家庭出现负资产的比率等。
这些措施都是正确的方向,但是能否起效,我们不知道。我们希望它能起效,但结果只有继续观察。
问:目前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出现何种经济征兆才能判断此次危机出现了实质性缓解?
答:到目前为止,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才刚刚实施而已,各项经济数据仍在不断恶化过程之中,未见好转。包括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在继续上升、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输指数直线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大幅下跌。
这些指标意味着欧美经济体的状况还在恶化之中,而欧美对全球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当欧美经济体的资产价格指回落时,必然促使欧美等地的消费受到打击,进而影响新兴国家的出口和投资。这有可能成为恶性循环。
如果要判断危机已经实质性缓解,我们认为美国的房产价格指数和坏账率,必须有所稳定,只有这两个指数稳定了,全球性危机才有缓解的基础。
新兴市场有相对好的投资机会
问:如何看待欧洲市场、美洲市场、新兴市场国家这三大地区未来的投资机会?
答:如今全球正在经受金融危机的阵痛,对于那些全球的机构投资人,如果需要抽回资金维持生存的话,那最可能出售的资产是目前尚有盈利的资产和投资在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国家的卫星资产。
而正是国际投资人不顾及成本的抛售,导致了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呈现超卖状态,跌幅比危机根源地美国还普遍多得了25%~30%。这种由流动性而导致的超卖,比美国经济基本面衰退而引发的下跌情况要好很多。
所以我们未来经济值得期待的依然是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其次才是欧洲或者日本,最后才是美国。不管新兴市场国家还是成熟市场国家,目前的市场状况正处于剧烈震荡之中,如果投资人能够忍受一定的波动率,那么选择新兴市场国家显然更为理智。
问:金砖四国的投资机遇到底怎么判断?巴黎资产自己的组合会怎么调整?
答:资本市场的表现最终还将归结于经济增长速度,金砖四国仍是很好的投资区域。虽然在摩根士坦利新兴市场指数(MSCI)中,也不乏一些亮眼的国家,但这些市场规模太小,流动性不足,是不可能获得足够的青睐。
就巴黎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而言,亚洲在新兴市场中列第一位。亚洲拥有35亿左右的人口,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有足够的基础去拉动内需。目前韩元正处于加速贬值阶段,这也增强了其出口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幅度也正趋于稳定,对于中国未来的出口又一定积极影响。经历过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会经受较长的震荡期,而亚洲国家的自身修复能力显然显得更强一些,他们普遍保持着较低的负债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率正逐渐提高。当然,亚洲尚未实现货币统一应该是较大的遗憾,人民币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不能自由兑换,对贸易发展有一定限制作用。我们在金砖四国中最后看好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地区。
除了亚洲之外,巴西也是不错的投资区域,这是一个资产负债表相对平衡而现代的国家,拥有雄厚的资源优势、银行金融业基础相比其他新兴国家更为扎实,人口优势也从一定意义上引导着内需增长。最后是拥有丰富的矿产、天然气、石油资源的俄罗斯。
巴黎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中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超过40%,其中,新兴市场投资比例目前是4%左右,我们打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新兴市场的投资比例上升到5%-7%左右,甚至可能达到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