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基金科翔自今日起将终止上市,进入开放式基金运作状态。据悉,这也是第25只完成“封转开”的封基。至此,封闭式基金仅剩31只。随着具有稳定市场作用的封基日益渐少,封基边缘化问题引发了市场人士的担忧。
发展步伐缓慢
据统计,2007年共有20只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在2007年“封转开”小高潮之后,2008年包括基金科翔在内已经有4只基金终止上市,而基金汉鼎也将于12月31日到期。此外,明年还将有基金天华和基金金盛两只封基到期,预计封闭式基金将越发稀少。
事实上,在目前仅存的31只封基中,有28只都是1998年到2002年间成立的,此后则一度出现封基发行断档局面。2007年到2008年,虽然有3只创新型封基面世,但相对与其他基金品种,其发展仍显得相当缓慢。
边缘化引发担忧
由于封基不承担赎回压力,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以及不像开放式基金那样“助涨助跌”,因此封基一直被认为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但随着封基数量的渐少,封基的边缘化日益引起了市场人士的担忧。
银河证券首席分析师王群航表示,“封转开”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缓兵之计。之前进行“封转开”的封基规模都比较小,但如果继续实施“封转开”策略,多年后到期的封基规模都较大,这将对封基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创新缺乏实质
事实上,由于封闭式基金规模稳定,基金公司普遍对封基很“感兴趣”。由此可见,封闭式基金发展缓慢,并非源于基金公司以及市场的不重视,一直存在的“折价率”问题,才是制约封基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王群航认为:只有引进真正的创新型封基才能激活封基市场。但尴尬的是,目前市场上的创新型封基多数“叫座不叫好”。2007年下半年至今出现的3只创新封基,则分别代表了两种创新模式:一类是以分级为特点的封基,目前市场上仅国投瑞银瑞福分级一只;二是以“救生艇”条款为创新点的封基,有大成优选和建信优势动力。但事实上,从现存创新封基来看,大多是交易方式的创新,仍旧缺乏实质性的创新。但王群航认为:从瑞福分级基金的表现来看,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封基还是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