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焦点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8 11 15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艺术财经
    金融大军挺进艺术市场恰逢其时
    高价拍品
    继续遭冷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大军挺进艺术市场恰逢其时
    2008年11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正当大家都将目光聚焦9月以来的全球艺术市场秋季大拍的萧条和明显的价格下滑而感到颓靡的时候,内地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专业艺术投资专家们对艺术品市场的信心丝豪不减,艺术基金化操作始终在他们的规划之中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本报记者 杨琳

      

      对于艺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无论是艺术界还是金融界都有各自的看法。但总体趋同看法就是艺术市场受到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不如其他产业或者说是比较滞后的。不过,这次百年难遇的全球金融海啸促使全球资产大幅缩水,艺术市场遭受冲击在所难逃。然而,相比股市和房市这两个传统投资行业现已跌入底谷的当下,艺术市场似乎还是仅存的一块光环之地,嗅觉灵敏的资本大佬们早已察觉,他们正在伺机待发。

      私人银行业务伸手艺术

      事实也是如此,艺术品理财的概念和魅力早已在金融界蔓延。近年来,各类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全国各地风生水起,据银行界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已不再是仅仅为客户提供贵宾式理财服务,而是更像管家服务: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这些服务中就包括了收藏及艺术品投资咨询这一项。

      在这些私人银行彼此之间建构差异化服务和品牌竞争的时候,为高端客户提供艺术展览、艺术讲座、艺术理财咨询等活动已是一种特色服务。据银行专业人士透露,现在私人银行还会在另类投资如帮客户提供古董收藏,让客户参与艺术品、古董、奢侈品竞拍交易、代客户购买等方面尽可能提供渠道。由此,不难看出艺术品投资理财已经是未来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盈利方向。

      阳光私募艺术基金正在开花

      此外,在针对艺术投资而筹集的私募基金近年来也遍地开花,但大多都属于小范围朋友间的募集或者是有限合伙企业制的募集形式,与其他私募基金一样,这类只投资艺术的私募基金更是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一直以来也都始终处在灰色地带,因此他们大都藏而不露,过着自己独乐乐的“小日子”。

      伴随艺术市场的逐步扩大,一群专业艺术投资人不再局限于小众活动,而是想用他们对艺术品的专业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投资理念,让更多喜欢艺术的人得以参与进来。让独乐乐变成众乐乐。不仅这些专业的投资人士有这样的想法,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现在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者从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悉,尽管他们9月刚刚发起的“中国新绘画”合伙企业制私募艺术基金由于这轮强大的金融海啸而暂时搁浅,但是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的相关金融机构在与他们构思阳光私募艺术基金的计划。

      体制缺失挡不住艺术基金的蓬勃发展

      尽管,国内这些私募艺术基金始终没有明确、清晰和统一的定义,在法律上有关艺术类的私募基金的内容更是一片空白,但这似乎并不阻碍私募艺术基金的蓬勃发展。从去年6月18日,民生银行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开始,艺术金融化趋势就已显现。现在近一年半过去了,又恰逢全球金融海啸的侵袭,该产品的生存境况到底如何?距离2年期的赎回已经不远,那么银行负责人又将如何在这轮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并给予客户以保障呢?

      民生银行相关管理人员对此表示,首先这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商业秘密,不便作答;其次,该理财产品只是针对少数客户而开放,如果是已经购买该产品或未来希望参与该产品的客户,银行自当对一切问题给予解答和咨询服务,但不适用于公开或对公众当作新闻去探讨;第三,他认为,目前大家不应该拿艺术与股票和房地产一样去对待,而是应该更多地去从如何培育民众了解艺术,理解艺术的本质和特殊属性上去关注问题的实质。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们无可厚非。艺术金融化的两大关键问题在目前都没有解决: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制度。尤其是针对艺术品理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非常不完善,估值、保险、风险控制等问题现下都没有好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此情况下,到底该如何解决艺术品的估值和风险控制问题呢?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给予乐观意见,他说:“所谓的估值、风险控制等问题在市场高端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现在是市场低端时期,做风险控制在这个时候肯定是比在高端的时候要容易得多。当然,并不是说这就变成如同‘散步’般容易,还是面临很多挑战。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金融创新必然受到影响,但长远来看的话,市场不好的时候倒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同时,在这样的境遇中,心态可以平和一些,也可以有时间考虑一些长远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