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人物
  • B7:中国融资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8 1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宽松进行时 准备金率下调月内或可看到
    等待新的机会
    “08苏交通债”今日发行
    中长债扩容在即 债市或从容应对
    人民币回落至6.83下方
    上证所债市周评
    资金面宽裕 互换利率大跌
    一年央票发行减至50亿元
    高资质信用产品收益率将继续大幅下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资质信用产品收益率将继续大幅下行
    2008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南京证券 杜甲
      ⊙南京证券 杜甲

      

      上周五,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非信用产品出现抛盘,从下午开始,双边报价买价频频被点:5年期的08国债17,双边报价从2.4%一直被点到2.48%,而此券在上午的市场成交价在2.38%,机构在被点之后匆忙将买价重新挂在2.5%以上;7年期08国债07,双边买价2.6%也多次被点,一直上升到2.68%,而双边买价也被更新至2.7%以上;10年08国开17期,在3.29%双边买价被点,而周四此券的成交价在3.2%,买价也被更新至3.35%以上。以上市场表现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收益率连日大幅下跌之后,非信用产品似乎开始出现理性回调,机构对于适应目前基准利率以及资金成本状况的合理收益率已逐渐有所评估,并不是盲目地一致性购买建仓,因此导致了上周五一些关键期限券种的收益回升。

      首先,从基准利率角度看,以目前的一年定存利率水平以及存款定期化程度,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估计在2.1%附近。上周四招标的3个月期央票的票面利率2.0156%比较,已经低于资金成本,这严重触及了银行资本运作的底线,而一年国债和一年央票的二级市场率水平分别在2.1%和2.16%上,也紧逼成本线。以从这点看,上周末收益率的触底反弹也是有理可依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央行再次下调基准利率之前,虽然市场预期央行未来还有5-6次的降息空间,但基于资金成本的限制,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会在目前已透支3次左右降息空间的收益水平上持续大规模的配置债券,而需要考虑不同阶段合理的利差水平,从而规避在降息途中的利率波动风险。

      其次,高评级信用产品在二级市场的回暖也阻碍了非信用产品在短期内的进一步下行。10月下旬以来,对企业信用风险的担忧使得资金购买短融、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的热情极度下降,因此而大量角逐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等非信用产品,使得此类产品收益率急速下行。上周以来,信用产品逐渐回暖,尤其中期票据表现抢眼,表明市场资金分流,机构并不单单青睐于非信用产品;同时,目前此两类之间的信用利差处于较高水平,这也增强后市机构加大配置高评级信用产品的动力。因此,在后市对市场行为的理性回归中,预计高资质信用产品收益率将继续大幅下行,信用利差将缩小;而国债等会处于一个回调且企稳阶段,回调力度不会大,在今后更浓烈的降息预期里,收益率整体下行的大趋势不会变。

      因此,在目前的二级市场收益情况下,建议不用过分惧怕信用产品的风险,选用资质较好企业发行的债券,获取信用利差下降幅度大而带来的获利空间;对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笔者认为目前应关注短端。在现在非常平坦的收益率曲线下,如果未来不断有降息措施兑现,则短端的下降幅度应是最大的,因此机构可以尽早配置5年以内的债券,获取未来收益下行的好处。